一日风和日丽,凌韵刚梳洗完,便有小厮来通知下午就能到京城。

因着圆觉寺在京郊的净尘山上。蔡允便提出送完玄清大师,大家都在净尘山下休整两日,再出发去京城。

凌韵婉转拒绝,"蔡老板,您的好意我心领了。我有两个同伴在旅途中失踪,我还要去京城求援,就不多做停留了。

再说,太子殿下派您来是接玄清大师的。我们船上也叨扰了这么些时日,已经是借了大师的光。怎么还好意思再麻烦您?"

蔡允笑道:"凌小姐这是说的什么话?您出手救了玄清大师,说是在下的恩人毫不为过。送恩人一程,理所应当。何来麻烦二字?

您同伴失踪的事,大师也已经同我说过了。前两天,我就已经派人去寻了。

您看,您去京城找人,不一定比我的人快。您就等上两日,没有消息,再走也不迟嘛。"

凌韵想不出什么拒绝的理由,就干干地站着,心头却是百转千回。

齐大夫眉眼含笑地看着凌韵。

"凌小姐医术了得,要是能多指点在下一二,齐某感激不尽。

要是凌小姐愿意,齐某愿意向太子殿下举荐小姐。齐某相信,以小姐的才能,一定会得到太子殿下的赏识。"

蔡允闻言连忙附和,"齐大夫说的是。凌小姐聪慧过人,还救了玄清大师的命。太子殿下最是惜才,小姐要是入了太子殿下的麾下,肯定前途无量。"

凌韵很是受宠若惊,"齐大夫,蔡老板你们过奖了。我就是一个半吊子,医术一道上所知甚浅,谈不上指点的。而且救治玄清大师也非我一人之力,多半还是齐大夫的功劳。"

齐大夫摸着自己的八字胡,笑道:"凌小姐何必如此谦虚?你要是医术浅薄,那齐某就是井底之蛙了。"

一旁陶书生听了这番对话,颇有些惊讶,看向凌韵的眼里满是艳羡。

他寒窗苦读十余载,为的就是考取功名,有朝一日出人头地。像他这样的举子,要是有人举荐给太子殿下,那科举仕途还不是水到渠成?

可惜,他明白就连自己也是托了凌小姐的福,才能和齐大夫和蔡老板这样的太子近臣相识。算起来,凌小姐又怎么不算是自己的恩人呢?

蔡允看凌韵没有松口的意思,笑道:"凌小姐不要着急拒绝,也不用妄自菲薄。

京城里最近风靡的羊肉锅子,奶茶,还有玉絮绒,可都是小姐的巧思。

我们也不是非要挖晋王殿下的墙角。

蔡某就是觉得明珠放在盒子里蒙尘了,若是放在宝殿上,一定能大放异彩。"

蔡允说完,有几分笃定地看向凌韵。

自己商场官场混迹多年,识人的本事还是有一些的。

这凌小姐是有些真本事的,不是靠美貌依附于男人那种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