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父是个行动派,表态后立刻遍搜脑袋中关于地下情况的一切记忆,并对众人全盘托出。
他虽然没有在洛王的神兵营里做过事,但曾在炭窑呆过一段时日。
他清晰地记得,木炭烧制的总数量没有设置下限,但每日上等木炭的供应在两百斤左右。
凌韵闻言心里已经有了一个合理的推测,炭窑上等木炭应该就是供给火雷制作的。如果每日只需两百斤木炭,那这处神兵营的规模应该不大。
凌父还提出,每次矿下出现坍塌漏水这样的事故,都会有种类似鸟叫的奇异哨声响起。听到这种声音,那些看守就会抽调一大部分去地面上去。他们这些人也会被集中到西南方向的通风井。
星纬听到这儿,旋风般转过身来,大喜道:"哨声就是集合的信号!要是咱们兵分两路,一队人埋伏后发出哨声引他们的大部队出来。另一队趁机下矿救人,伤亡应该不会很多。"
刑焰此刻已经在心中计算一轮。他手指轻叩洞壁,指节与岩石相击发出清脆声响,呼吸渐渐沉重起来。
"凌老爷提供的木炭产量与哨声规律,倒让我想起前朝《军器图录》里记载的矿营建制。"刑焰突然开口道。
他一边说,一边若有所思地用手指在岩面上勾画,稍顿续道:"若按每日两百斤木炭推算,神兵营的火药年产量至多不过七吨。先不说运到北境战场上的火雷数量。就是凌小姐在徐州城外截获的那批都不下七吨。冰夷人不可能从海上运来这么多的火雷,洛王……洛王他……"
"不止一处神兵营!"
刑焰和凌韵几乎同时脱口而出。
"可北境有三十万秦家军,西南只有十万大军。他们为什么还要把火雷往这边运?"刑焰脑中飞速运转。
凌韵作为穿越者自然是知道洛王有两处神兵营,可书中只说洛王狡诈,神兵营的设立都不在他自己的属地。她依稀记得是在云州,庆州两地,并没有提及具体位置。
而刑焰的全部情报都只指向云州一处,所以他在凌父说出详情以前,理所当然认为沟子村底下是个年产二十吨以上的大作坊。
脑子里的信息迅速整理了一下,刑焰面色骤沉。北境的战势急转直下是在秦大将军失踪以后。而根据这几天探子来报,洛王的叛军没有一鼓作气攻下坦图城,反而有拖延的迹象,就甚为蹊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