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农业与智能物流的优化整合

李强站在物流部门的大会议室里,看着眼前这张汇报纸上的数据,眉头微皱。

“仓储占地超过七亩,而且设备积极性不高……”他重复道,心里隐隐感到有些不对劲。毕竟,他对于科技的应用总是持有谨慎的态度,尤其是在涉及资金投入的时候。

会议室里安静得可怕,只有窗外风铃发出的“当当当”声让气氛显得稍微活跃一些。透过百叶窗,他能看到工地上那些忙碌的脚步声和吱呀作响的运输车辆。

“仓储占地的问题,可能是因为最初的选择不够优化。”项目经理推了推眼镜,脸上带有一丝尴尬,“我们需要在现有的框架下寻找突破口。”

李强点点头,他清楚地记得当初决定以“垂直整合”为核心战略时,仓储的问题就已经浮现在台面。资金和地理位置的双重限制,让直接扩建新的仓储空间难度十足。

“那有没有可能利用现有的设施进行改造?”他问道,而不是直接批评项目经理的工作,这是他长期以来的一个特点——总是给予对方表达机会,尤其是在面对基层团队的时候。

“这方面确实需要考虑。”项目经理转身看向一张装备清单,“但新技术的引入可能需要占用额外空间,这也是造成瓶颈的一个原因。”

李强站起身来,从办公桌抽出一沓文件,仔细端详了半晌才放下。

“我决定重新审视仓储系统的设计。”他的声音低沉而坚定,“必须找到既能提升运输效率,又不占用过多土地和资金的解决方案。”

会议室里安静了一片,偶尔有有人翻页的声音传来。李强走到窗边,看着工地上的物流车辆在反复驶入驻出,他感觉自己的决策和规划就像同一个城市的地铁线路,总是在不断修缮中,但却无法免于拥堵。

“还有其他建议吗?”他转身问道,声音平静得让人不寒而栗。

项目经理推了推眼镜,似乎在整理自己的思路:“首先,我认为可以尝试采用智能车辆调度系统——”

李强打断他的话:“等一下。你是不是也该考虑另一个方向?比如,与新兴的冷链物流公司合作,利用他们的仓储和运输网络。”

“你们都还在犹豫?”李强放下文件,说,“就目前来说,我们需要的是解决现有的问题,而不是不断地探索未知的可能性。也许,我们可以联合其他农场,共享物流资源?”

听到这句话,项目经理的脸色瞬间变得明亮起来:“确实,这个合作模式可行性相当高。”

李强点点头,他知道自己和团队的责任——必须将这些零散的想法转化为具体的行动,并带领农场迈向下一个阶段。

“好吧,那么仓储系统的优化就暂时放在一边。”他说,“接下来,安排一次全体物流管理人员的培训,看看新的智能物流系统是否真的能发挥作用。”

站在走廊里,李强感到自己的后背有些发凉。科技改变了许多,是他明白的一点,可是他总是难以接受在实际操作中它可能带来的并非那么简单的问题。

这时,一群技术人员匆忙地跑过他们身边,书包里还抱着各种仪器。李强打量了一眼那些年轻人,看着他们激动的神情,这些眼前都是他的未来。在这些充满活力的年轻人身上,他看到了可能让这个项目真正起飞的希望。

李强站在物流部门的大会议室里,看着眼前这张汇报纸上的数据,眉头微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