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几年的持久努力,李强和他的团队终于迎来了这个每个人都期待和恐惧的时刻——首次太空农业实验。太空站号为“希望之星”,这是人类首个专门开展微重力环境下植物生长实验的空间设备。这个设计精美的三方舱,采用了先进的生长舱技术,以模拟未来月球基地的生存条件。
实验当天清晨五点,对于在甲板上等待起飞的李强来说,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心情。他调整着防护服,手指轻轻摩挲着记录本封面。周围传来了太空站系统运行的声音,以及偶尔传来的设备运转警报。
“还有十分钟起飞了。”小林,从舱门旁的监控屏幕下来查看。
李强点点头,看着自己镜片上映出的对面——在研究室里,小张正在确认生长舱里的种子和激光照射系统。
“准备好了吗?”他问道。
“最后一轮调试结束,所有设备都在线正常运转。”小林回答,语气中带着难以掩饰的紧张,“主舱内压力已经达到了74%左右,氧气供应也在循环。”
李强深吸了一口气,打开了收音机。太空站自动播报的声音传来:“各位乘客请注意,起飞时间为现在五分钟。”
“最后一次查看。”李强说。
他走到舱门旁的监测仪前,看着屏幕上跳动的数据:温度、湿度、光照强度—all at ideal levels。他感觉自己的心跳声和装置运转声几乎要一致了。
此时,一阵轻微的震动传来。李强知道,这是起飞前的最后一次火力检验。红色警示灯闪烁起来,伴随着低频的鸣叫声。
“所有关口按紧。”船长的声音从广播里传来。
李强回到座位上,看着镜面中的另一个自己——此刻,他仿佛看到了一些年前在实验室里画在地图上的轨迹,再次明确地叠合在真实的太空舱结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