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灵买了一杯喝了起来,这可是真奶茶,奶香味和茶味交织在一起,冲击着她的味蕾。
同时她也想起自己是来坐车的,于是拿出车票,对着提示牌寻找起自己要乘坐的列车来。
这时白灵注意到,在一众D和L开头的车次号里,有几个G开头的车次,这个细节让白灵愣了一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高铁!?
难不成苏盟连这个都搞出来了?
很快白灵就有了答案。广播传来了登车的提示,检票后来到跨过月台的天桥上,她看到停靠在车站内的那辆奇怪的列车。
富有科技感的银色流线型车头,还有尾部的螺旋桨令她十分吃惊。
说实话,这个外观在21世纪都是很炸裂的存在,它的外观显得比21世纪的高铁还具有科幻感。
俯视轨道,也可以清楚的看到火车和高铁轨道的不同,也证实了苏盟搞出了高铁的实事。
其实这辆高铁只是试验车,只是试运行,是计划经济模块的,暂时没有那么多的市场需求。除了联邦核心几座城市的线路外,大部分地区都只是不对外公开售票,需要申请指标才能乘坐,而在斯洛特共和国这些刚加盟的地方,还在跑空车实验刚建好轨道的阶段。
作为在实验车,它的车速其实并不快,最高时也只有200公里每小时,平均车速不到160公里。
至于这辆车,还是专门摆在这给中洲旅游团看的,一个月都跑不上一回。
后加盟国内,先期制造的蒸汽机车是主流车头。
于是乎,在这个车站里,冒着气拉煤的蒸汽机车和内燃机车头的绿皮车还有这辆高铁“三代同堂”的画面出现在白灵眼前。
至于没有大规模运用这种高铁,一方面确实是市场需求不高,不过主要的,也是苏政打算等科技水平上来了直接上新世纪的高铁。
一方面到时候市场需求上来了,另一方面新时代高铁技术确实更完善一点,性价比上也更高,毕竟是地球几十年摸索出来的技术,总比自己另辟蹊径要好的多。
白灵登上火车,这是一辆直达首都的快车,使用的是内燃机车头。
从这到克拉尔全程2165公里,中间只短暂停靠二十个车站,大约30多个小时就能抵达。
白灵本来打算乘坐飞机的,但这边民用航司大多数都是使用飞艇,飞艇的舒适性还真没法和卧铺比。
苏盟的民航使用飞艇的原因就是其庞大的运输量,因此飞艇在载客的同时会携带大量物资,因此乘坐环境很差,比不上火车。
另外,苏盟的大部分飞艇飞行速度甚至比不上火车,而且受天气影响,要绕来绕去,总体时间上不比火车快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