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带着大伙一路紧赶慢赶,总算是到了马嵬坡。这一路啊,可真是把大伙给折腾惨了,队伍现在就跟那散了架的破车似的,疲惫不堪,士气那叫一个低落。
你瞧那些士兵们,一个个脚步都挪不动了,像是腿上绑了千斤重的石头。每走一步,都得费好大的劲儿,那脚步拖沓得,地上的尘土都被带起来老高。他们眼睛里头全是疲惫,就跟熬了好几宿没睡觉似的,眼神还直愣愣的,透着股迷茫,压根儿就不知道接下来该咋办。
杨玉环本来就身子娇贵,这一路折腾下来,整个人都快散架了。她靠在李隆基身上,有气无力地说:“陛下,臣妾实在是走不动了,感觉这身子都不是自己的了。” 李隆基看着她,心疼得不行,可又没办法,只能轻声哄着:“爱妃,再忍忍,咱们到前面找个地方好好歇歇。”
大臣们也没了往日朝堂上的威风,一个个耷拉着脑袋,就跟霜打的茄子似的。有个大臣忍不住发起牢骚来:“陛下,咱们这一路逃得也太惨了,啥时候是个头儿啊?这安禄山的叛军就像那甩不掉的苍蝇,一直追着咱们。”
其他大臣也纷纷附和:“是啊,陛下,现在咱们到了这马嵬坡,人生地不熟的,接下来该咋办呢?”
李隆基听着大臣们的抱怨,心里也不好受,可他知道自己得稳住大伙。他清了清嗓子,大声说:“各位爱卿,朕知道这一路大家受苦了。但咱们不能就这么放弃,安禄山叛乱,咱们要是不顶住,大唐的江山可就没了,老百姓也得跟着遭殃。咱们先在这马嵬坡安顿下来,再想办法对付叛军。”
虽说李隆基这么说了,可大伙心里头还是没底,士气也没见好多少。
到了马嵬坡的一处平地,李隆基下令大伙先歇一歇。士兵们一听,就跟得了大赦令似的,“扑通” 一下就瘫倒在地上,动都不想动。有的直接躺在地上,眼睛一闭,就想睡过去;有的则坐在那儿,低着头,也不说话,一副没精打采的样子。
侍卫们虽然还强撑着,可也是疲惫不堪。他们还得在周围巡逻,防止有啥危险,可那脚步都没了往日的利落,时不时还打个哈欠。
这时候,负责粮草的大臣跑过来,一脸愁容地对李隆基说:“陛下,咱们的粮草快没了,就剩下那么一点儿,顶多够大伙吃个一两天了。”
李隆基一听,眉头皱得紧紧的,这可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啊。“怎么会这样?之前不是准备了不少粮草吗?”
那大臣赶紧解释:“陛下,这一路逃亡,时不时就得躲起来,有时候还得绕路,耽搁了不少时间,粮草就这么慢慢消耗光了。而且,之前遇到劫匪,还被抢走了一部分。”
李隆基叹了口气,说:“唉,这可如何是好?你再想想办法,看看能不能在附近村子里买点粮草。”
那大臣无奈地说:“陛下,这附近的村子,要么被叛军抢过了,要么村民们自己都没多少粮食,怕是不好买啊。”
李隆基挥了挥手,说:“你先去试试吧,实在不行,咱们再想别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