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商议重建策略

回到长安的宫殿,尽管眼前的景象依旧破败,但李隆基和杨玉环心中重燃的希望,如同一簇旺盛的火焰,势要将这满目疮痍的宫廷重新焕发生机。回宫后的第二天,天色微亮,李隆基便迫不及待地召集大臣们,齐聚在那虽已破旧却仍象征着威严的朝堂之上,共同商议宫廷重建与整顿朝纲的大事。

朝堂内,气氛凝重而又充满期待。大臣们或蹙眉沉思,或交头接耳,各自心中都在盘算着应对之策。杨玉环身着一袭素净却不失庄重的宫装,静静地坐在一旁,她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睿智,虽未开口,却已然散发出一种让人无法忽视的气场。

“诸位爱卿,如今长安历经战火,宫廷破败,朝纲混乱,朕深知,这重建与整顿的重任,已然落在了我们肩头。今日召集大家,便是要一同商讨出切实可行的策略。” 李隆基端坐在龙椅之上,声音虽略显疲惫,却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决心。

话音刚落,一位年迈的大臣,拄着拐杖,颤颤巍巍地迈出一步,躬身行礼后说道:“陛下,依老臣之见,宫廷重建乃当务之急。那宫殿乃我大唐威严之象征,如今破败至此,若不尽快修复,恐失民心,亦有损我大唐在天下人眼中的形象。”

另一位年轻些的大臣紧接着说道:“大人所言极是。只是这重建工程浩大,所需人力、物力、财力甚巨,如今国库空虚,百姓亦饱受战乱之苦,这资金来源,着实是个难题。”

一时间,朝堂之上议论纷纷,大臣们你一言我一语,讨论着重建资金的筹集办法。有的提议增加赋税,从百姓身上多征收一些;有的则建议清查各地官员的私产,充入国库;还有的主张向富商们募捐。

杨玉环静静地听着,心中却暗自思忖。待众人的声音稍歇,她微微起身,轻声却清晰地说道:“诸位大人,增加赋税一事,万万不可。百姓们在战乱中已然苦不堪言,生活艰难,若此时再加重他们的负担,恐会激起民怨,不利于长安的稳定与重建。”

大臣们纷纷将目光投向杨玉环,眼中既有惊讶,也有思索。

“那贵妃娘娘认为,这资金该从何处而来?” 一位大臣忍不住问道。

杨玉环微微一笑,不慌不忙地说道:“我们不妨先对宫廷内的各项开支进行详细清查,削减那些不必要的奢靡费用。再者,可鼓励各地的富商们,以捐赠的方式支持宫廷重建,朝廷则可给予他们一定的荣誉和特权作为回报。如此一来,既不会加重百姓负担,又能筹集到部分资金。”

李隆基微微点头,眼中满是赞赏:“爱妃所言甚是。诸位爱卿,就按贵妃娘娘说的办,先着手清查宫廷开支,同时拟定一份对捐赠富商的奖励方案。”

解决了资金问题,话题又转向了宫廷重建的具体规划。

“陛下,这宫廷重建,不仅要修复那些破损的建筑,更要注重布局的合理性与美观性。” 一位负责工部事务的大臣说道,“臣建议,可参考前朝宫殿的精妙设计,融入我大唐的特色,打造出一座更加宏伟壮丽的宫殿。”

杨玉环听后,轻轻摇了摇头:“大人,您所言虽有道理,但如今长安百废待兴,百姓亟待休养生息。此时大兴土木,建造过于奢华的宫殿,恐会让百姓心生不满。依我之见,重建宫廷,应以实用为主,先修复那些关乎皇室起居与朝政办公的重要建筑,至于美观与奢华,可待日后长安恢复繁荣,再做考虑。”

大臣们纷纷点头,对杨玉环的见解表示赞同。

“爱妃考虑周全,就依你所言。” 李隆基说道,“先集中力量修复重要建筑,同时也要保证工程质量,切不可敷衍了事。”

商议完宫廷重建,话题自然而然地转到了整顿朝纲上。

“陛下,整顿朝纲,首当其冲的便是选拔贤能之士。如今朝堂之上,部分官员尸位素餐,毫无作为,若不加以整治,我大唐恐难恢复往日辉煌。” 一位刚正不阿的大臣直言道。

“不错,” 另一位大臣附和道,“选拔贤能,需有一套公正、严格的考核制度,让真正有才能、有品德的人进入朝堂,为陛下分忧,为百姓谋福。”

杨玉环认真倾听着,此时她又开口说道:“诸位大人说得对。但选拔贤能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要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防止官员们在任职后懈怠腐败。同时,对于那些贪污腐败、欺压百姓的官员,必须严惩不贷,以儆效尤。”

“贵妃娘娘所言极是。” 一位资深的御史大夫说道,“老臣愿负责监督官员的职责,一旦发现有官员违法乱纪,定当如实上奏陛下。”

“好,有御史大夫负责监督,朕便放心了。” 李隆基说道,“诸位爱卿,务必齐心协力,将选拔贤能与惩治腐败之事落到实处。”

朝堂上的商议持续了许久,从清晨一直到午后。大臣们各抒己见,杨玉环也不时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为这场关乎大唐未来的商议注入了新的思路。

商议结束后,大臣们纷纷领命而去,各自忙碌起来。李隆基看着大臣们离去的背影,又转头看向杨玉环,眼中满是欣慰与感激:“爱妃,今日多亏了你。若不是你在一旁提醒,朕或许会忽略许多重要之事。”

杨玉环微微一笑,轻声说道:“陛下,这都是臣妾应该做的。如今大唐正处于艰难时刻,臣妾愿与陛下一同,为恢复长安的繁荣,重振大唐的雄风,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长安城内,宫廷重建的工程热火朝天地展开。工匠们忙碌的身影随处可见,叮叮当当的敲打声不绝于耳。朝堂之上,选拔贤能、惩治腐败的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李隆基和杨玉环密切关注着各项工作的进展,他们深知,这是一场艰苦的持久战,但只要他们齐心协力,大唐必将重新焕发出耀眼的光芒。

回到长安的宫殿,尽管眼前的景象依旧破败,但李隆基和杨玉环心中重燃的希望,如同一簇旺盛的火焰,势要将这满目疮痍的宫廷重新焕发生机。回宫后的第二天,天色微亮,李隆基便迫不及待地召集大臣们,齐聚在那虽已破旧却仍象征着威严的朝堂之上,共同商议宫廷重建与整顿朝纲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