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扇自己两巴掌。”
嬴政一想到韩信说的胡亥上位后大秦更加严刑峻法,愈发导致民怨四起,就更生气了。
这胡亥,果然惯会使用残暴手段,对自己的兄弟姐妹如此,对大秦的黔首亦如此。
“啪!”
“啪!”
胡亥又扇了自己两巴掌,都懵了,不是打懵的,是真懵。
怎么兄长说秦律太严苛了惹大人生气,他说秦律好,大人也生气?
这问题就没有标准答案吗?
嬴政看着胡亥那样子已经恼得不行了。
原本见他,是想撒撒火气的,哪想到越看越火。
秦律琐碎又严苛,这是扶苏提过的,他曾因为这事和扶苏吵过。
就在刚才,韩信给他说秦末汉初大才的时候,也稍稍说了下汉初的局势。
刘邦建立汉朝后,虽然继承了秦律,却以道家治国,而不是大秦的法家。他只着重推行和发展与经济、人口相关的律令,并不实施推行秦法里的刑罚条例。
吕雉掌权后,继承了刘邦用道家黄老思想治国的政治理念,无为而治。
她还把秦律中诸如《妖言令》、《挟书令》等让老百姓喘不过气的律法废除了, 让老百姓有言论自由,有藏书、读书自由,得以在宽松的政治氛围中休养生息。
吕雉死后,她的继任者刘恒,又进一步减免赋税,废除了更多严苛刑法。
沈园长那个年代中学课本里的《缇萦救父》故事的结局,就是刘恒废除了大汉继承的秦律里几乎所有针对老百姓的,诸如割鼻子、剁手指、躲脚指之类的肉刑。
大汉建国后的这三代掌权者……
第一代刘邦在大江山的时候,曾多次参与或主导屠城,大汉建立后他还杀功臣。
第二代吕雉杀刘氏皇族,虐杀戚夫人。
第三代刘恒更狠,为了上位,连自己亲生儿子都不放过,以自己与吕姓王后的儿子的命为代价,博取功臣集团的信任。
他们心狠手辣,他们手段残忍,他们冷血得不像是个活人,可他们的屠刀从未指向大汉的老百姓。
他们用最阴狠的手段巩固自己的执政地位,却把最大的宽仁给了大汉的百姓。
他们继承秦律后,废除了秦律中严苛的条令,以道家治国,才让大汉国力日渐强盛,经过四代的积累,为那位荡平匈奴的汉武大帝打下了良好的政治、经济基础。
一直到汉武帝后期穷兵黩武之前,大汉的百姓都朝着安居乐业发展,从未见埋怨律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