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学生们在帐篷里叽叽喳喳的闹,杂乱的声音中,方四听着老师在跟一个学生谈论。
老师问:“如果发生山体滑坡或者泥石流,我们正好在山上,如何来规避风险?”
其中有一个学生回答:“那就爬到高处。”
另外一个学生回答:“赶快往山下跑啊。”
老师问:“还有什么答案吗?”
又有一个学生回答:“躲到一个坚固的大石头后面。”
还有一个调皮的孩子说:“插上翅膀,飞起来就完了。”
话音刚落,惹得大家哈哈大笑。
老师顿了顿,然后就此前的情景展开了解答:“同学们看啊,刚开始下雨的时候,已经进山的同学快速往山下走,是有道理的。因为现在雨很小,并没有引起山洪的雨量,采取这种方式是科学的。但是如果雨量过大,引发了山洪或者泥石流爆发,这种往山下跑的做法就有待商榷了。为什么呢?因为我们需要避害,可以往山下跑,但是不能顺着山洪,或者泥石流冲下的方向。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同学们叽叽喳喳的说:“不能被冲走呗,不能让山洪或泥石流埋住。”
“对的,就是这样。我给大家总结了,同学们你们初中的时候会学到。山洪或泥石流爆发时,避险的正确方向是,对于泥石流,不要沿沟谷上下游方向奔跑,因为泥石流具有快速流动性和巨大的冲击力,能够迅速填满整个沟谷并摧毁沿途的一切。应迅速向沟谷两侧的山坡上逃跑,尽量选择地势较高且稳固的地方。 向与泥石流运动方向垂直的两侧山坡高处撤离。 对于山洪呢,也应远离溪流、河道,尤其是溪流转弯处的凹岸以及狭窄、低洼地段。尽快转移到地势较高的地方,避免留在地势低洼的溪谷、河流附近或易受洪水侵袭的地区。如果可能的话,寻找稳固建筑物内或山坡上的高地进行避难。总之,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尽量避开水流直接冲击的路径,并尽快到达地势高且稳固的位置。同时,保持冷静,迅速判断并执行逃生计划至关重要。”
方四在一旁听得津津有味,每一个字都认真地听取和思考,感觉到这一堂生动的地理课来之不易。穿越过来之后,自己很想再体验一下上学的快乐。一堂生动的课,直接让方四再一次萌发了想上学的欲望。
滔滔不绝的老师又展开了语文课。
老师问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听过一句诗?山雨欲来风满楼。”老师提问:“有谁背过这首诗?”
老师身边的学生纷纷摇头,这时从学生里面探出一个小脑袋,是个小女生,眼睛不灵不灵的闪,很自信的举手:“老师,我背过,这首诗叫《咸阳城东楼》,作者唐代许浑,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