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轩然大波

宁王遇刺一事,第一时间传到大周京师,隆庆帝得知后大为震怒,宁王乃是朝廷藩王,更是有着自己封国的藩王,如此重臣,竟然是在大周地界内遇刺了?

更何况,那一夜可是宁王夫妇都是在的,连长乐公主都会惨遭横祸!

无论是出于什么立场,都由不得隆庆帝不怒,而更重要的是,要如何给宁王一个交代,以安抚其心。

若是一个不好,让宁王彻底与朝廷离心离德,那可就是出了大事了。

隆庆帝当即下令锦衣卫彻查此案,务必要抓出幕后指使,所有人都不是傻子,不可能有小人物会无缘无故去暗杀宁王,定是受了指使。

一下子,所有人的目光都是投向了怀宁侯,真要论起来,只有怀宁侯与宁王有什么过节,或者说是怀宁侯与昭武侯府有过节,那一日朝堂上的言官便是怀宁侯的人。

这让怀宁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清者自清,他自然是没有做这样的事情,毕竟无论双方有过什么过节,他也没有去刺杀当朝藩王的胆量,再者说双方那点矛盾也不至于需要拔刀相向。

但是……这件事情上,所有的解释都是会被当成心虚的掩盖,如此情况下怀宁侯更是心慌,生怕被牵连。

其实不只是他,一时间整个大周朝堂都人心惶惶,这件事情影响实在是太大了,也不知道会被牵连出多少人,会有多少人被杀……

不过第一个倒霉的不是他,而是辽东总兵李显,得到消息之后隆庆帝当即便是下旨斥责李显监察不力之罪,撤了他的总兵,不过还是让他暂代此职罢了……

大周朝堂是否当真在用心追查此事洛轩不知,只是宁国的锦衣卫已经是全力调查,无论是内卫还是外卫,全都是发动了起来,毕竟大王遇刺,身为大王亲军,哪怕当真不关事,锦衣卫也难辞其咎!

而且,要刺杀洛轩之人实在不明,敌在暗,我在明,洛轩实在是放心不下来,深怕那一日后自己的脑袋就搬家了。

只是,足足一个月下来,都没有什么收获,无论是大周,还是宁国,都完全查不出什么,像是有一把剪刀剪掉了所有的线索。

宁国锦衣卫也就罢了,毕竟成立时间尚短,而且宁国毕竟不如大周朝廷。

但是大周的锦衣卫也是什么都没查出来事情便是大了,得到锦衣卫回答时候,隆庆帝久久不语,因为他明白了一件事情,要么是这天下已经是失控了,开始存在锦衣卫完全监视不到的地方,连蛛丝马迹都是没有。

要么是,锦衣卫也已经不可靠了!

两个可能,每一个对隆庆帝来说都是致命的……

宁王遇刺的事情影响极广,甚至一度传到了白山黑水,只是金国如何内乱到了最为惨烈的地步,几乎没有哪个旗能真正的站在中立的位置,或多或少都是收到了波及。

因此哪怕知道大周和宁国之中有了龌龊,金国也是无力去管,这一次内战之后,不知道又要多少年才可以恢复元气,对他们来说,这个消息唯一的好处,恐怕就是确定短时间内不会再有联军北上。

相对而言,额泰一方渐渐的占据了优势,叛军最开始打了额泰一个措手不及,掀起反叛规模巨大,一时间攻城掠地,无可阻挡,等额泰反应过来调度周全之后,叛军便是被遏制住了攻势。

额泰有身先士卒,率兵进行了几次分割战场,打了几次胜仗,局面便是隐隐有些逆转。

最为可怕的是,前些日子,额泰以金国大汗的身份下令,若是此时愿意拨乱反正之人,以往罪责既往不咎。

只是这道命令一出,便是带走了不少反叛的将领,令知道消息后的哈木一度气急攻心,下令敢叛逃者杀,这才是好上了许多,只是到底不是治本之策。

从古至今,所有的反叛都是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若是进攻势头被遏制住了,便是再难有起色了,这样的例子,让哈木和一众额真都是心头沉重……

宁王遇刺一事,第一时间传到大周京师,隆庆帝得知后大为震怒,宁王乃是朝廷藩王,更是有着自己封国的藩王,如此重臣,竟然是在大周地界内遇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