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摘星楼

我一直没敢回家,在县城南边桥底下躲了两天,饿了就跑河边喝点水,最后我妈找到县委会,发动了不少人找我,最后还是把我找到了。

我以为回家会被我妈骂一顿或者责备,可回家后我父母并没有骂我也没怪我。

县委会有个王姨跟我妈关系很好,知道了我家里的经济状况,给我安排进了县里巡逻队。

在巡逻队可以赚工钱,算得上是半个公家的铁饭碗,每个月还能领到一些补助。

当时有很多我这么大的孩子都争前恐后,绞尽脑汁,托关系想进巡逻队。

这是个好去处,一是家里能有不错的经济来源,二是将来满岁数可以直接入伍当兵参军。

当时有句话叫,十个英雄好汉,九个人民子弟兵。

所以说能够当兵,成为一名军人,是很多我那个时候年轻人,从小就有的一个梦想。

当时谁要是能穿上一件将校呢大衣,在搭配海魂衫,穿条军绿色裤子,军靴和皮手套那走在大马路上,那妥妥的回头率。

入冬,当时我们县城是老解放区,成为重要的军事后方基地,为部队输送大批兵员,军粮,各种战略物资。

东北民主联军七纵十八师独立团,对外番号“七一部队”就驻扎在县城摘星楼附近。

当时团参谋处就设在县上南面的四大家处。摘星楼紧挨着县上东关校的操场,东关校的操场就成了练兵场。

我们和七一部队新兵训练营都住在东关校。

跟我一起进巡逻队的还有我一个哥们儿李耀国,他要比那个年代的平常人的身高,要高很多,属于身材消瘦型,所以我给他起了个外号叫,大个。

每天和部队里的新兵在一起训练,如果没当过兵的人,永远也体验不到当兵前几个月的训练有多艰苦,有多累。

我们这一批巡逻队员一共八人,满怀着期待的进了巡逻队,刚开始一个星期的训练就都傻了眼,每天三点就要在操场跑十圈,还要在野外训练,有不少人都嚷嚷着受不了,太辛苦了,吵着要回家。

连我都受不了想打退堂鼓,但是我家里缺钱,这份工作我很需要。

每天凌晨三点半,司号员就吹响了起床号,我们这些巡逻员穿戴整齐,戴着分发的狗皮帽子,皮手闷子,跟着新兵做晨操然后到跑马岭子一带拉练。

东北的冬天特别冷,我们这些巡逻员拉练的时候,都是把狗皮帽子护耳挽起来,由于天气太冷,值星连长负责带领我们这些巡逻员进行军事训练,然后再由另两位连长担任值星连长。值星连长让战士把护耳放下来,以抵御严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