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宫被任命为兖州别驾。陈宫足智多谋,他在袁绍的军事决策和地方治理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郭嘉被任命为兵马大都督,所有军团皆需遵守大都督之令。郭嘉智谋超群,他对天下局势有着深刻的洞察力,为袁绍出谋划策,帮助袁绍制定了许多重要的战略计划。他被任命为兵马大都督,是袁绍对三弟智慧和能力的高度信任。
吕布被封为安乐侯,在邺城修筑安乐侯府,未有调令不得离邺。然而,当吕布听到封赏之令时,原本满心期待的他瞬间面色阴沉。他眼睁睁地看着自己麾下的宋宪、侯成都被封为中郎将,手中握有一定兵权,而自己却仅仅得了一个徒有虚名、毫无实权可言的安乐侯头衔。这巨大的落差让吕布感到无地自容,心中充满了愤怒和不甘。他觉得自己在袁绍军中的地位一落千丈,被袁绍如此轻视,实在是难以忍受。他恨不能立刻找条地缝一头钻进去,从此消失不见。但他又不敢违抗袁绍的命令,只能强忍着心中的怒火,暗自盘算着如何改变这一局面。
除了对诸将领行大规模的封赏外,袁绍对于那些此前未曾被曹操所重视和发掘的人才,亦是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像满宠这样智谋出众之人,他思维敏捷,善于分析问题,能够在复杂的局势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袁绍深知满宠的才能,于是积极地将他招募到自己的麾下,希望他能为自己的霸业贡献智慧。
王粲这般才华横溢之士,他的文学造诣极高,文章写得气势磅礴,富有感染力。同时,他也对军事和政治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袁绍看重王粲的才华和见识,将他纳入自己的阵营,希望他能在文化和谋略方面为自己提供帮助。
还有毛玠这种具备经世之才者,他善于治理地方,能够制定合理的政策,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袁绍认为毛玠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积极地招揽他,希望他能在自己的统治区域内发挥才能,稳定局势,为军队提供坚实的后勤保障。
然而,令人惋惜的是,琅琊诸葛氏一族已然随着诸葛玄奔赴荆州而去。诸葛亮此时虽还年轻,但已展现出非凡的智慧和才华,他对天下局势有着独特的见解,心怀远大的抱负。袁绍无缘招揽诸葛亮,无疑是一大憾事。
而张昭与张纮二人,更是早就举家迁至江东。张昭为人刚直,有远见卓识,在政治和外交方面有着出色的才能。张纮则擅长文学和谋略,为江东的发展出谋划策。袁绍未能将他们纳入麾下,也是一大损失。
待一切事务皆妥善安排妥当之后,袁绍率领大军踏上归程,一路直奔邺城。此时远在徐州的糜竺得知袁绍已经返回邺城的消息,深知袁绍日理万机事务繁忙,自然不会眼巴巴的等着袁绍来接。于是,他毫不犹豫地带上妹妹糜真以及数量不菲的重金,马不停蹄地从徐州赶赴邺城,前去拜见袁绍。
面对如此通情达理又懂得主动示好的大舅哥,袁绍自是满心欢喜,当即下令亲自召见糜竺,并特意嘱托貂蝉负责妥善安置糜真。
糜竺与糜芳截然不同,他行事果断、落落大方,举手投足间尽显名门望族的风范。这让见多识广的袁绍也不禁暗自点头,心中对其赞赏有加。一番简单的寒暄过后,袁绍直接切入正题道:“此前,我曾向糜家许诺,将赐予你们一份独家配方。今日,便是兑现诺言之时。不知糜先生是否使用过纸张呢?”
糜竺微微颔首,表示自己有所了解,并回应道:“主公所说的,想必是那闻名遐迩的蔡侯纸吧。属下不才,倒是收藏了些许。然而,不得不承认,这蔡侯纸的质量着实令人不敢恭维。它不仅难以用于书写,即便是在上茅厕时,其作用也是微乎其微。”
听到这里,袁绍嘴角扬起一抹微笑,胸有成竹地说道:“关于这蔡侯纸的不足之处,我已有应对之法。糜先生不妨先仔细记录下来,待回到府上后,寻几位可靠的工匠依照我的方法多加试验。以我之见,要成功改进此纸并非难事,且改良后的纸张在书写效果方面,甚至能够超越的帛布。不过,需要强调的是,这个改进之法当属高度机密,切不可轻易泄露给外人知晓。为此,我将会通知赵云将军调拨一千名士兵前往贵府的制作工坊负责守卫事宜,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糜竺那可是商业领域的奇才,他的脑子转得比风车还快,仅仅是一瞬间,他就已经清晰地预见到这种新型纸张一旦横空出世,将会引发怎样惊涛骇浪般的巨大反响。这不仅意味着巨大的商业利益,还可能对整个文化传播和社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于是乎,他毫不犹豫地点头表示赞同,并迅速展开一块洁白如雪的帛布,然后满脸堆笑地向袁绍借来了笔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此时的袁绍,气定神闲地看着一切准备就绪的糜竺,不紧不慢地开始讲述起这来自后世的造纸之法。他详细地描述着每一个步骤,从原材料的选择,到制作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再到最后的成品检验,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而糜竺,则全神贯注生怕错过任何一个关键细节。但凡遇到不太理解的地方,他都会立刻开口询问,态度极其恭敬谦逊。而袁绍也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耐心细致地为糜竺答疑解惑。
就这样,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终于,糜竺完成了所有的记录工作。不过,谨慎小心的他并没有就此罢休,而是恭恭敬敬地将自己所记录的内容递到袁绍面前,请他再仔细检查核对一遍。袁绍接过帛布,认真地查看起来,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存在问题的地方。他仔细地比对自己所讲述的内容,确认没有任何差错遗漏后,才将帛布交还给糜竺。
糜竺那颗一直悬着的心才算真正落回肚子里。不得不说,像糜竺这般做事周全、严谨负责之人,着实令人感到无比安心和信赖。就连袁绍本人,此刻内心深处对于糜竺的满意度也是直线上升,暗自庆幸能拥有如此得力可靠的大舅哥。
待到一切尘埃落定,糜竺难掩满心欢喜与期待之情,激动地说道:“此等神来之纸一旦问世,必定能够名满天下。恳请主公为此纸赐名。” 袁绍微微颔首,略作沉思,过了好一会儿方才缓缓开口道:“糜先生不辞辛劳,不远千里护送令妹糜真至此,这份深情厚谊实在令人感动。为表我对先生以及令妹的一番情意,不如就将此纸命名为‘初真纸’如何?”
听到这话,原本因为将妹妹当作联姻工具而心存些许愧疚的糜竺,顿时如释重负。他深知袁绍这句话意味着对方不仅看重这造纸之术,对自家妹子同样也是关怀备至。如此一来,糜竺心中最后的一丝疑虑也就烟消云散了。他满心期待着 “初真纸” 能够早日制作成功,为自己和袁绍带来巨大的利益,同时也为这个乱世增添一抹新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