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三年汇报

星历一八九九年年底,李哲召开会议,他要听取各院三年的总结汇报。

十二月二十八日,皇宫勤政殿,大朝会。

今天,除了各部门大臣次臣,各司的主官也到场,人数很多,座位排满。

李哲废除了站着上朝的陋习,这样的会议基本开一天,站一天是折磨人。

工业部大臣丁原先来:“陛下,帝国生铁产量880万吨,钢产量670万吨,煤炭产量1300万吨,全国发电量36亿千万时,原油产量为零,依赖进口,总的来说,帝国的上升空间很大。”

“从钢铁产量来说,帝国排在鹰国1300万吨、联邦国1100万吨、普鲁士帝国800万吨之后,超过了其他列强国家,高卢国一直稳定在400多万吨,倭国不到10万吨。”

“三年时间,帝国建成50家钢铁厂、45家机械制造厂、20家煤炭开采公司、14家化工厂等重要基础工业厂。”

“轻工业方面发展更加迅速,在政策指导和国外资本的刺激下,民间工业如雨后春笋般生长,涉及食品类加工厂、纺织厂、水泥厂、汽车厂、设备厂等等衣食住行用的各方面,创造了数千万的工作岗位。”

“工厂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数据每天在增长,国人的创业热情很高,统计手段暂时做不到实时,今年相比去年整体产值增长了200%。”

丁原说完坐下,帝国的工业发展速度很快,快到这三年他忙得老了几岁。

“好,不错,朕欣慰,有了工业,帝国走出去竞争力更强。”李哲口头嘉奖,为什么要工业部第一个汇报,工业是现阶段帝国第一要务。

工业说完,轮到交通部,交通大臣汪才明起身汇报,“陛下,截止今年十一月,帝国九条井字全国铁路线已完成百分之五十,西北和西南段地形复杂,建造速度缓慢,预计还需要三到五年,内地和东北及北方的沿途各省已通车,铁路里程4万公里,下一步除了西北和西南,内地各省会增设覆盖铁路线。”

“公路方面,各省高速公路建成50万公里,村镇公路建成100万公里,村镇公路由政府出资,村民建设的原则,地形平坦和材料输送的村镇优先完成,其他有难度的地形,继续攻坚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