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不知道鹰军什么时候会对本州发起进攻,但倭国陆军上下都知道,鹰军现在肯定在路上了,整个本州岛已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九州之战后未解散的三百万大军,五十万有经验的正规军装备了夏国换装下来的武器,编成京都军,由松本土坤亲自指挥,其他两百五十万人也分到了步枪和机枪,比九州之战前强了许多。
这一战的重点,自然是京都。
登陆其他地方,倭国是不担心的。
京都集中了倭国剩下的工业基础,若是京都失陷,倭国几十年的积累真就一点不剩。
倭国陆军大臣佐藤象,来回奔波检查各地部队的战备情况,仿佛一天不去,就有些不放心一样。
特别是大阪和京都北面的防线,更是他检查的重点区域。
保护京都最好的办法,就是将鹰国舰队阻挡在大阪湾和京都北部的若狭湾之外,让鹰军的登陆点远离京都,打成阻击消耗战。
为此,倭军海防在两地临时布置了大大小小上百座炮台,集中了数百门的岸防炮。
只不过,这数百门的岸防炮,大都是口径105毫米和155毫米的岸防炮,240毫米和280毫米的岸防炮,非常少,仅仅只有二十多门而已。
400毫米以上的重炮二十门,是从联邦国采购的,一半放在大阪湾,一半放在若狭湾。
二月二十五日,经过半个月的准备,鹰国海军舰队穿过了笠原群岛,出现在了和歌山海面上,上百艘战舰,密密麻麻。
这顿时让倭军得知了鹰军的动向,一时间,整个大阪湾两岸附近的倭军,全部行动了起来。
指挥舰上,鹰军舰队司令官洛贝克观察海岸情况,发现倭军准备很充分,炮台分布在制高点。
不过,洛贝克并不担心,失去了海军的倭国,岸防炮怎能抵得住三百毫米以上的舰炮,于是,他大胆让战列舰开炮。
轰轰轰。
七艘君权级战列舰主炮响起,其他的战舰紧随其后,通往大阪湾的两岸倭军防线,爆炸声隆隆响起。
洛贝克的猜测没错,倭军防线很脆。
倭军岸防司令面对这样的炮击,束手无策,他岸防炮射程没这么远。
运输舰上,罗伯茨集中了五个军指挥官,布置作战任务。
在北上登陆前,他们做了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