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国在金融业的发展相当落后,李哲登基以来,着重发展工业和工业,并未放开金融业。
早期,高卢国想在夏国投资,那都是有限制的。
而且夏国前面几年,基本在战争中,开放金融业对国民经济不利。
从一九零二年开始,夏国的金融业才慢慢放开,民间银行如雨后春笋,新增了上百家,国外符合条件的银行,一样可以在国内展业。
证券业方面,李哲一直没有放开,连相关的部门也没有成立。
这算是一种滞后吧,因为夏国国内没有相关的人才,请国外的人才过来,不把你搞空就算烧高香了。
这十几年,大学的金融专业培养了不少人,让国内有了一定的人才储备,是时候可以放开了。
在李哲的授意下,政务院成立了证券监管部,预备设立三大交易所,分担不同的功能。
三大交易所分别设在津门、沪城、珠江。
在帝京周围,帝京是政治文化科技军事中心,津门是北方的经贸市场,保定是工业基地,南直隶是农业区。
津门成为了北方第一大都市,沪城是东部大都市,珠江是南部的大都市,人口密集度相当高,地理优势明显,工商业发达。
将交易所放在这三大城市,让金融企业有土壤发展。
该政策的下发,让国内的企业激动了,百姓也翘首以盼,国外的资本在做准备。
夏国的市场有多大,全球都知道。
李哲放开的原因,也是考虑到国内的的存款越来越多,不利于国内经济的发展。
经济要发展,货币要流动起来。
金融是经济的血管,李哲不知道这句话对不对,反正他顺应大势,将该做的做了。
这个过程需要一段时间,一年准备,两年试行,预计到第四年才能正式放开市场。
一旦碰上战争,这个过程要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