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战场烈度一下提升了好多倍!
之前都是帝国一方单方面屠杀,现在,拥有炮兵和正规军的日军进攻部队也能发起了有效反击。
正在不断扣动扳机的一挺重机枪马上被日军火炮命中,连人带枪全部阵亡在火力点上。
而堑壕内开火的步枪兵,也被日军的反击射杀不少。
堑壕这东西虽然能给士兵提供极大的掩护,但内部士兵想要开枪还是要漏头的。
钢盔这玩意是防御流弹和弹片杀伤,对于正中的子弹没多少防御力。
要不就是击穿钢盔,要不就是因为惯性扭断脖子!
所以,原时空二战时期的美军士兵戴钢盔几乎不系钢盔带,
就是为了被子弹击中,钢盔可以自然脱落,而不是扯着脖子脱落。
帝国士兵一次次顽强的把日军的进攻击退!
但对面的人数优势实在太大了,自己9万人怎么换怎么不划算。
这是阵地战不是运动战,战略战术的影响被降至最低,
拼的就是双方的人数和武器装备是否充足。
10月12号,经过两天的战斗,帝国付出了万余人伤亡的代价,
小日子死的更多,具体多少帝国已经没人关心了。
只能看到战场上的番茄酱又厚了不少......
“帝国本土的援军还要多久到达?”
张林辅盯着地图,头都不回的向副官问道。
“将军!昨日镇海军来报,”
“12万援军已经从朝鲜汉城装船完毕!”
“此时正在向长崎赶来,预计明日到达长崎外海。”
副官扯了扯扣紧的军装衣领一脸严肃的回答。
9万人顶着20多万近30万人的进攻,别管里面有多少炮灰,是个人就会紧张。
“哦?来的是薛杨的第1军?”
张林辅闻言转身看向副官。
“将军,的确是第一军,但指挥官此时已经换成了蔡艮寅将军。”
“薛将军已经升任朝鲜总督!”
张林辅作为军团最高指挥,原来的时候是和薛杨照过面的。
可是蔡艮寅他不熟,也不知道此人的作战风格。
不过,军团最高指挥官的任免是很严肃的,朝廷一定不会升一个不会打仗的人坐在那个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