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鼓能更轻便的操作,只不过火力连续性没有弹链强,也容易造成卡壳。
冯天邀请皇帝一行人来到试验场的指挥塔内。
自己则亲自穿戴整齐,钻进了“小蜜蜂”。
随着发动机启动,地勤人员配合转动螺旋桨,“小蜜蜂”开始缓缓行进在跑道上。
跑了百来米,冯天拉伸操作杆,“小蜜蜂”顺利的翘起机头,开始向上爬升。
呜呜~ 的飞行声,别说,还真有点像小蜜蜂。
冯天操作着战斗机,不断在空中盘旋,时不时还来个向下俯冲又拉起。
当然,简陋的“小蜜蜂”还无法做到金属单翼机时代的垂直俯冲,只能小角度斜切。
之后,为了皇帝的安全,一众龙卫齐刷刷站在皇帝身前,只留下一点空隙供皇帝观察。
因为“小蜜蜂”要实验攻击能力了。
哒哒哒~ 布置于机头的机枪开火了。
因为斜切俯冲的关系,一连串子弹在地面上打出一条弹幕。
忘了说,射击协调器也被发明出来,并安装在“小蜜蜂”上。
能弯道超车,为什么不呢?
有了协调器的飞机才是战斗机,之前的都是侦察机。
半个小时后,冯天驾驶着“小蜜蜂”稳稳降落在跑道上。
这个时期的飞机,对于跑道需求不像后世。
一战时期,只要是平地,就算是草坪都能给你飞起来,你让二战时期的飞机试试?
冯天钻出机舱后,立马跑向皇帝,一边跑一边喊:
“陛下!冯天成功啦!哈哈哈!”
虽然之前就已经试飞过了,但在皇帝的面前试飞成功,还是第一次!
冯天作为帝国本土民间科学家,能走到这步很不容易。
他是河南人,帝国统一之前,因为河南军阀混战,7岁的冯天只能跟着父母来到朝廷控制下的鲁省生活。
作为外来者,特别是穷困的河南行省,冯天的父母只认识简单的几个字没有其他专业知识。
这也让老两口只能从事重体力工作养活冯天,当时还是厚坤帝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