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是伦敦桥、泰晤士河和特拉法加广场。
因为时间有限,自然博物馆和威斯敏斯特教堂等其他景点就不去了。
这个时候,伦敦“雾都”的称号已经深入人心。
因为工业革命的展开,大批工厂建设开工,深深影响到了伦敦的气候。
但在这个时期,烟囱和雾霾象征着国家工业实力的强大,没人关注环保。
几人玩了一天,就连午饭和晚饭都没回白金汉宫吃。
当然,牛牛美食的名声也让昭武皇帝望而却步。
两顿饭都是在伦敦唐人街吃的。
因为帝国的强大,很多夏人都出国做生意,而不是被卖“猪仔”。
在外国闯荡的夏人反而比原时空多好多。
因为没了歧视和压迫,背后还站着帝国,谁敢没事找事?
没见里斯本码头上吊着七八个人吗?
这些“荣祥号”的罪魁祸首还不是葡萄牙政府逮捕的,而是西班牙政府抓的!
夏皇前脚离开,西班牙大军后脚就打了进来,葡萄牙哪有那闲工夫管追捕。
大夏也比较仁慈,没有给葡萄牙政府限时,不过最长不能超过一年。
曼努埃尔跑了之后,反而是进入里斯本的西班牙军队听说了大夏和葡萄牙的协议,自告奋勇把这些人全抓了。
就连润走了的混混,一个不拉全在海上被军舰堵了回来。
在葡萄牙人的国土上,由西班牙人绞死罪犯,用来平息大夏的怒火....
这件事也成为了当时的一大奇闻。
昭武十二年1910年8月11日,爱德华七世的葬礼正式开始。
这场葬礼是浩大的,也见证了欧洲君权时代的最后荣光。
一位东方帝王,九位欧洲帝王、五位王储,四十多个欧洲各大皇室贵胄,八位皇后共同出席。
十位帝王骑着马,全程跟在爱德华七世的灵柩后面。
真实历史中的“帝王抚灵”,9位皇帝共同跟着灵柩
为首的是英皇、夏皇和德皇,后面依次跟着挪威国王、保加利亚沙皇、希腊国王、比利时国王、罗马尼亚国王、瑞典国王、荷兰女皇的亲王丈夫。
围观的群众,带着好奇的目光看向明显与众不同的夏皇昭武帝。
骑在马上的昭武帝,身穿帝国三军元帅服,从头到脚都和欧洲元帅服不一样。
昭武皇帝有自己的元帅服,之前没有对比,现在和一众国王骑着马,立马就发现了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