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匈的表现不是很好,可以说完全在拖后腿。”
“意大利也没有实质加入战争。”
“奥斯曼能打出现在的战果,已经是拼老命了。”
对于帝国观察团的汇报,昭武皇帝没有一丝意外。
就算是有了帝国支援又如何?只要扛过了同盟国之前的锐气,协约国完全可以把同盟国拖死。
不说军事问题,就说双方的国内政治。
英法俄为首的协约国,除了老毛子“生病”外,高卢鸡和牛牛健康的很。
反观同盟国,奥匈帝国能勉强维持统一就不错了。
奥斯曼也是行将就木,这段时间抢眼的表现,可以看作回光返照。
意呆利国内好点,但你能指望它?
这么一看,协约国的耐力明显比同盟国好一大截。
“交战双方还没陷入精疲力尽,帝国还是按照原有国策进行。”
“帮着同盟国对抗协约国,前提是协约国不能崩溃。”
听到皇帝的强调,众臣点头称是。
“詹佑,说说战争爆发后的贸易情况。”
工部尚书詹佑起身发言。
“禀陛下,帝国在昭武十六年12月,完成了既定发展目标。”
“帝国去年产钢铁9689.3万吨。”
“由于罗娑斯洲工业布局的完成,帝国的钢铁年产量,占到世界总量的百分之三十二。”
“英、法、德、俄、美五国钢铁产能加起来才能追上帝国。”
“石油产能达4.1亿桶,占全球百分之六十有余。”
“煤炭年产量也达到了9亿6847万吨。”
“除了上述直观表达帝国工业原材料产能发展,其他矿业生产也在世界前列。”
“而新兴电力资源,帝国年发电量76.25亿千瓦。”
众人对于帝国此时的资源产能,已经完全麻木了。
往前推十年,谁要是在大臣面前说,十年后帝国钢铁产能可以突破亿吨。
绝对会遭到嘲笑。
但现实就是现实,开了挂的昭武皇帝,硬生生在20世纪初,搓出了一个“工业怪物”。
看着习以为常的臣工们,皇帝只能让詹佑介绍军工产能。
“依陛下去年之法,晋造局和京造局等兵工企业正式解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