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章 殖民地自决

纷纷扰扰三个月后,昭武二十年1918年4月6日。

关于阿拉伯人的问题,终于有了一个初步解决方案。

还在埃及南部与英国人对抗的法塔赫,得到了大多数国家的承认。

没办法,谁叫帝国小弟多呢。

别看这些小弟体量很小,一旦团结在一起发声后,同样可以震耳欲聋。

中东一票刚独立的国家,也站在了帝国一边。

四个非常任理事国,只有罗马尼亚弃权。

奥匈、意呆利和土耳其,全都支持阿拉伯人独立。

这里面全是人情世故。

奥匈没有殖民地,核心利益在欧洲,加之还需要帝国扶持,不会给帝国拆台。

意呆利就有点耐人寻味了。

没了一半国土的它,三等列强都算不上。

要不是有个协约国的身份,加上人家确实在大战中出了血,

意呆利根本坐不上这个位置。

牛牛和高卢鸡考虑到争夺国联席位的话语权,

强行把意呆利抬了进来。

但二五仔就是二五仔。

进入理事国席位的意呆利,反手就把协约国卖了。

舔着个老脸找上帝国,想要与帝国共进退。

它算是看明白了,不管是协约国还是同盟国,都不是好人。

帝国公约同样如此,但就威胁而言,瓜分了意呆利北部的高卢鸡和奥匈最大。

所以,意呆利在欧洲的外交环境很尴尬,只能把目光看向东方。

巧了,意呆利的GM成功了,曼努埃尔逊位,意呆利共和国成立。

新上任的首相奥兰多,面对一个基本退化成农业国的意呆利,正头疼呢。

看着死仇奥匈,在大夏的协助下“平稳着陆”。

奥兰多的心思活泛起来,所以,才有了这次投票站在大夏的二五仔名场面。

至于土耳其....苏丹噶了!

穆罕默德六世,在软禁中莫名其妙死于心肌梗塞。

甘末尔趁机清算了土耳其国内的保皇派,算是坐稳了头把交椅。

此时的土耳其,北是靠拢帝国的奥匈,

东是逐渐崛起的红毛,但却是协约国扶持起来的红毛。

南是帝约组织成员国伊拉克、库尔德、恺加。

西边同样被叙利亚和内志的势力所包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