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遵旨!”
“耿秉文!”
“这次你是中军主将!
汝守长兴十载,困张士诚如笼中困兽,善守者必善攻。
此番跨海征伐,当筑水寨如铁壁,断倭寇退路,勿负朕"大明长城"之誉。”
“臣遵旨!”
“李文忠,你这次就负责后军吧!”
“汝十九岁破天完军,北伐应昌擒元皇子,朕心甚慰。
今虽天命之年,仍须亲押粮道,若粮秣有失,自缚来见!”
“臣遵旨!”
说着朱元璋就将目光放在了站在在所有人后方的朱樉身上。
“朱樉,咱也不想和你多说啥了,去你九叔旁边带着吧!”
说完后,朱元璋便继续说道。
“朕有三谕:
凡倭首必枭于桅杆,仿徐达破张士诚悬首姑苏。
缴获财货七成归库,三成赏卒,敢私藏者剥皮实草。
生擒倭酋者,赐"靖海伯"爵,世袭罔替!
此战若捷,朕当效汉武刻石碣石;若败...哼!尔等头颅早该悬于聚宝门矣!”
在朱元璋说完,所有人都齐声高喊接旨。
但唯独有一人例外。
此人正是新上任的户部尚书粟恕。
听着朱元璋在那里说着,搞的和不要钱的一样。
他的脸色越听越黑,眼瞅着朱元璋就要拍板连忙站了出来说道。
“陛下且慢,臣有一言!”
“倭寇跳梁,非旦夕可灭,三万精兵远征,年费当在二十万石以上,此非小数。
且倭国隔海,水战凶险,昔年张士诚据姑苏,尚被陛下困守数载。
臣请效仿汉武帝轮休戍卒之策,分三批出征,以保国库永续。
此非臣怯战,实为社稷长远计也!”
粟恕这话说的可谓是小心加谨慎,他反正是不敢说直接说没钱没粮的。
他可太知道朱元璋的性子了,要是真说了怕自己都走不脱了。
只能像这样委婉的和朱元璋解释。
要不然这国库空也不是,不空也不是!
就在粟恕说完后,朱元璋同朱九对视了一眼后,朱九便站了出来说道。
“粟尚书多虑了,咱这次粮草方面已经想好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