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五位杂技演员

在杂技界,没有人不知道剧作家克里斯蒂安的大名。他在业界的地位无人能及。

然而,也没有人敢说自己真正了解他。

他就像一个谜一样的存在。

除了克里斯蒂安这个笔名之外,他的样貌、性别、年龄等信息,都无人知晓。

甚至,“克里斯蒂安”这个名字,也是世人强加给他的。

三十多年前,当时的马车公司会为旅客们提供一些简易的维修知识和地图的小册子。

其中一家名为“克里斯蒂安”的马车公司(现在已经倒闭了)在小册子里开设了一个介绍各地景点的栏目,而撰写这个栏目的匿名评论家,就是如今被称为克里斯蒂安的人物。

在工业革命之后,大众艺术蓬勃发展,贵族艺术的地位岌岌可危。

杂技界也是如此。这体现在以上流社会为主要客户的魔术师,和以平民百姓为观众的杂技演员之间的对立。

魔术师们瞧不起在街头卖艺的杂技演员,认为他们表演的都是些低俗的玩意儿;

而杂技演员们则认为魔术师们只是些华而不实的家伙,只会用华丽的包装来迎合贵族的喜好。

就在这种互相诋毁的时代,克里斯蒂安出现了。

他用同样的视角看待两类表演。

在此之前,并非没有人尝试过这种做法。但大多数人只是盲目地追求中立,最终两边都不讨好。

而克里斯蒂安的评论却与众不同。

他关注的是科技进步和社会变革对表演的影响,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哪些东西被保留,哪些东西被舍弃。

他会详细描述他所观看的表演的起源、发展和最终的呈现形式,并高度评价由此产生的新的可能性。

他的文字精准而犀利,却又饱含着对表演本身的热爱。即使是被批评的对象,也会对他的评论心服口服。

由于他的评论广受好评,原本只是马车公司免费赠送的小册子,在公司倒闭后,竟然发展成了一本独立的演出评论杂志。

而杂志的名字也保留了下来,成为了如今的《克里斯蒂安》。

《克里斯蒂安》杂志能够以一个普通杂志的身份,获得本次马戏大赛的评星资格,也与克里斯蒂安的巨大影响力密不可分。

这位声名鹊起的评论家并没有就此止步,他还开始创作剧本。

他每年都会发表一部剧本,正式发表的作品共有十二部。但在他去世后,有传闻说他还写了一部未发表的第十三部剧本。

此刻,摆放在斯拉格沃罗特公爵客厅里的,正是那部传说中的“幻之十三号”。

在场的所有杂技演员都目不转睛地盯着那叠稿纸。

路德·范塔斯克是唯一一个提前知道这件事的受邀者。

黄金嘉年华住在公爵的别墅里,他昨晚通过公爵身边的人,提前得到了消息。

趁着其他人都在专心研究剧本的时候,他迅速整理了一下思路,走到公爵面前。

“我们明白您邀请我们的用意。克里斯蒂安的原着,只有杂技演员才能演绎。”

其他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克里斯蒂安的作品在公开发表后,被改编成了无数个版本。

但考虑到他去世还不到二十年,这个改编数量就显得有些太多了。

虽然热门作品经常会被改编,但问题在于,他的原着上演次数,却远远少于改编版本。

这是因为克里斯蒂安的原着,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难度。

他的原着不仅要求演员会表演和唱歌,还要求他们会杂技。

例如,《暗夜呢喃》中,女仆被黑魔法师的丝线操控的场景;以及《甜蜜的复仇》中,糕点师和公主进行糕点抛接的场景。

也就是说,克里斯蒂安要求演员同时具备表演、歌唱和杂技的能力。

想要找到同时精通这三项技能的人,自然非常困难。

所以,为了方便演员表演,许多改编版本都对杂技部分进行了简化,甚至直接删除。

“我想,目前全世界能够在没有原作者指导的情况下,完美演绎克里斯蒂安原着的团体,只有四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