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年前,伊戈尔联系上了《克里斯蒂安指南》的一个编辑。

他用满足对方愿望的代价,换取了内部信息。

他得到的第一个基尔库斯之眼的拥有者,正是《克里斯蒂安指南》的忠实读者。

他让编辑帮他寻找那些对同一场演出打出相同分数的人。

通常情况下,即使拥有基尔库斯之眼的人看了同一场演出,也不会给出同样的分数。

比如,一个每天都过着奢华生活的国王,可能会觉得一场50分的演出很无聊。

而一个生活在偏远地区,没有任何娱乐活动的男孩,可能会觉得这场演出很精彩。

但自从有了《克里斯蒂安指南》,人们就有了“分数”这个评判标准。

至少,那些订阅《克里斯蒂安指南》并向其投稿的人,会用分数来表达他们的评价。

基尔库斯的代言人们,在这一点上表现出了惊人的一致性。

他们会给同一场演出打出相同的分数。

当然,拥有基尔库斯之眼的人同时观看同一场演出的情况并不常见。

但时间和地点相近的情况却很多。

这对伊戈尔来说已经足够了。

只要有一两个分数相同,或者有几个分数相似,他就会亲自去确认。

就这样,十多年来,他猎杀了数百双基尔库斯之眼。

比如刚才被他杀死的缪尔,就不是通过常规途径找到的。

缪尔是《马戏周刊》的评论员,《马戏周刊》更注重的是精彩的描述和主观的感受,而不是客观的评价。

也就是说,他们不收集分数。

但缪尔在几个月前犯了一个错误,他在评论中提到了自己给演出打的分数。

伊戈尔通过他在《克里斯蒂安指南》的朋友查阅了资料,发现缪尔给出的三个分数都和他之前的猎物相同。

伊戈尔本来可以在十天前就杀死缪尔。

但他突然想到了一个主意,于是推迟了行动。

他在等待一个机会,而缪尔完美地完成了他的任务。

伊戈尔从缪尔的尸体上找到了一张纸。

上面记录着缪尔在这次剧院节上看过的所有演出的分数。

伊戈尔对缪尔在评论中使用的比喻和辞藻毫无兴趣,他只关心一件事,

那就是找到下一个猎物的线索。

“咳咳,呸!”

伊戈尔吐出一口浓痰,把它放在手心上,然后双手一阵揉搓操控德沃鲁特。

不一会,那团痰液像黏土一样蠕动着,血肉和骨骼交织生长,变成了一只生物。

那只生物像刚出生的小鸟一样,笨拙地站起身来,在伊戈尔的手上蹭来蹭去,撒娇卖萌。

“嘎!”

它看起来与其说像一只鸟,不如说像一堆屠宰场剩下的内脏被拼凑成了鸟的形状。

但它确实在转动着凸出的眼球,脖子和翅膀也在笨拙地挥动着。

“去吧,把这份资料送过去。”

“嘎!”

怪鸟叼起伊戈尔递给它的资料,朝着《克里斯蒂安指南》的总部飞去。

估计很多看过这次剧院节的读者都会写观后感寄过去,希望自己的评论能被刊登出来,或者能抽到忠实读者奖,或者能被选中参加评论员的培训。

伊戈尔重新戴上墨镜,阴恻恻地笑了。

“克里斯蒂安,克里斯蒂安……无论生前还是死后,你都很有用啊。”

他抬头看着月亮,露出了笑容。

在月光下,他那长而弯曲的鼻子,看起来就像鸟喙一样。

就像一只乌鸦。

(ps:你们好像有些等不及了啊……那我就加快一下进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