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大量购盐

定安城这边山多,能产的也就是山盐,不如海盐稳定,大周沿海的就是益州和并州。

想要进军盐业稳定卖盐,看来只能着人再去青州大山中寻寻了。

虽然眼下没盐矿,但这宁泰商行秦起也不会让他好过,盐田加药局,秦起肯定得想办法把他这两条腿给打折。

毕竟,就算自己不找他的麻烦,他也迟早要来自己的麻烦,何不先发制人呢?

拿了二百两银子给李安去打点后,就跟着李安去弄盐商所需要的文书,也就是盐引了。

大周盐引好弄,主要是有两大因素。

第一,就是大周海岸线不长,产盐不多,必须要鼓励商贾自行进山寻找盐泉,不然盐全靠进口,容易被卡脖子。

第二,就是大周收的盐课盐税很高,盐商收入的四成要交给朝廷。

同时,为了维持白盐价格稳定,官府还规定了粗盐的基准价格,其实盐商并赚不到大钱。

这也是就为什么宁泰商行后面要去弄宁泰药局,挣朝廷的钱的缘故了。

不过,盐分为三种,顶级的雪盐,中级的白盐,都没规定价格,毕竟老百姓也吃不起。

呵呵,这对秦起来说利润空间可就很大了!

弄盐引花了近一个半时辰,也基本上弄清楚状况。

秦起的盐引写清楚了,他只能在青州范围内售卖,无论雪盐,白盐,粗盐都有售卖权,每个月售卖的价格不得超过两万石。

对于粗盐的价格,规定为每石二两到二两五钱之间,是杂米米价的十倍。

但这跟秦起有什么关系呢?他又不会卖粗盐!

告别李安回来时,赵明河那边刚好带乡军回来。

“有点事,需要改变一下行程。”

“还记得之前你去的盐田吗?咱们先去那边逛逛。”

赵明河点点头,秦起的安排他自然不会质疑,加上乡军这边还派来了张凌岳组织队伍。

毕竟乡军的几个头领中,就他清闲。

李蛋要加强村庄的岗哨,严加训练,北庭家两兄弟也要训练新入伍的那批人。

屠刚……打架找他还行,别的指望不了。狼胥那就更扯淡了。

经过这段时间的耳濡目染,张凌岳也学了不少东西,总不能就这么一件小事儿还能办不好吧?

放心交给张凌岳之后,秦起就跟着老丈人和几个镖师,启程去了盐田。

定安城周围本就多山,盐田的位置离定安城也不远,一炷香的功夫也就到了。

一靠近盐田区,便看到山上被划分出了一片片梯田一般的晒盐田。

山盐都是寻找山间的盐泉,将含有盐分的卤水提取出来之后,加入草木灰煮制,或者像这样暴晒取盐。

每年三四月风大日晒,是最好的制盐时间,虽然现在还没到,但盐田的工人们已经忙碌了起来。

每次晒制的盐田都需要刮取至少三到四次,第一层取出来的是最漂亮的雪盐,供给官家富人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