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峰哥说他要在村子里转转,让咱们先忙着。”
赵天龙如是说道。
“转转,这石盘村有啥好转的,到处都是鱼塘。”
王虎嘟囔着,也没在意这件事。
与此同时,张峰在石盘村内散步。
石盘村之中,也没什么景色可以看,大大小小都是鱼塘。
据说,这是因为石盘村当年一穷二白,还是在镇上的扶持之下,发现是个养殖冷水鱼的好地方。
这才有了如今的模样。
大大小小的鱼塘,几乎都在村民们居住的外围。
每个鱼塘,都有铁丝网拦截。
张峰依稀记得,他那位同学,老家就是石盘村的。
可这人还在不在石盘村,不得而知,毕竟那是高中的同学了。
她叫苏莹莹。
人有些消瘦,曾经和张峰做了两年的同桌,直到高三那年,张峰因为成绩优异,名列前茅,被调到了冲刺班。
每个学校的高三,打榜前三十名,都要去冲刺班。
整个高三,就是埋头学习的岁月了。
可张峰始终记得,苏莹莹这个温柔和善的同桌。
高中的时候,张峰是住校生,因为家庭环境不好,拿不出来那么多钱来。
张峰是半工半学,中午到食堂帮忙打饭,赚一些外快,还有学校的助学补助。
再加上张峰成绩优异,学校老师也帮助了他许多。
可即便如此,张峰一直都是省吃俭用的,不舍得多花一分钱。
苏莹莹的家境还算可以,不上不下,作为女孩子,她的零花钱比较多。
每天有十块钱的零花钱。
这在张峰高中的时候,简直就是一笔巨款了。
毕竟,那个时候,学校的馒头五毛钱一个,一碗面条配上猪肉卤,也只需要三块钱。
男孩子,高中长身体,吃的多,简直像是一头人形态的小猪仔。
一份5块钱的盒饭,咋加上一份2块钱的土豆丝卷饼,下了肚子,根本吃不饱。
吃了,仿佛又没吃似得。
张峰经常饿的厉害。
苏莹莹中午是回家吃饭的,每次她回来,都会给张峰带一些吃的。
有时候是零食,有时候是水果,有些时候,则是家里做的红烧排骨和一些很好的菜。
一个塑料盒的饭盒,几乎是张峰高一到高二的美好时光。
高三第一学期,张峰就去了冲刺班,一头扎进去,忙的不可开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