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且说这孩子在木板上顺着江水漂流,最后在金山寺脚下停下。
那金山寺长老名叫法明和尚,他一生致力于修真问道,已经领悟到了无生的绝妙秘诀。一天,正当他打坐参禅时,突然听到一阵小儿啼哭的声音,心中一动,急忙赶到江边查看。只见涯边一块木板上躺着一个婴儿,长老赶忙将其救下。当看到怀中的血书后,才了解了这个孩子的身世。于是给他取了个乳名叫江流,并托付他人抚养。血书则被小心翼翼地收藏起来。时光飞逝,岁月如梭。不知不觉间,江流已经年满十八岁。长老便让他削发出家修行,并赐予法名玄奘,同时为他举行摩顶受戒仪式,鼓励他坚定信念,专心修道。
一天,正是暮春时节,众人一同在松阴下讲经参禅,谈论佛法的奥秘。那个喜欢喝酒吃肉的和尚恰好被玄奘难住。和尚大怒,骂道:“你这孽障,连自己的名字都不知道,也不认识父母,还在这里胡言乱语!”玄奘听了这番话,心里十分难过,便回到寺庙里跪在师父面前,泪流满面地说道:“人活在天地之间,受到阴阳和五行的滋养,都是由父母生育养育的;怎么会有人活在世上却没有父母呢?”
他连连哀告,苦苦询问自己的亲生父母究竟是谁。长老见状,叹息一声,道:“你若是真想寻找自己的父母,可以随我到方丈室里来。”玄奘听后,急忙跟随着长老来到方丈室内。长老走到房梁之上,取下一个精致的小匣子,轻轻打开,取出一张血迹斑斑的书信和一件破旧的汗衫,递交给玄奘。玄奘小心翼翼地接过这两件物品,心中充满了疑惑和期待。他轻轻地展开血书,仔细阅读其中的文字,终于详细了解了自己父母的姓名以及他们所遭受的冤屈和仇恨。
玄奘读完血书后,泪水如决堤般涌出,悲痛欲绝地扑倒在地,哭诉道:“父母之仇不报,我还算什么人?十八年过去了,我一直不知道自己的生身父母是谁,直到今天才知道原来还有母亲在世。如果没有师父您当年的救助和抚养,我又怎么会活到今天呢?请师父准许徒儿前去寻找母亲,待找到母亲后,我定当头顶香盆,重新修建寺庙,以报答师父您的大恩大德啊!”师父看着眼前这个孝顺的徒弟,心生怜悯之情,点头同意道:“你若想去寻找母亲,可以带着这封血书和那件汗衫一同前往。记住,只需装作化缘的僧人,径直前往江州的官府,就能见到你的母亲。”
玄奘感激涕零,拜谢师父后,便带着血书和汗衫踏上了寻找母亲之路。他装扮成一名普通的化缘僧人,一路艰辛跋涉,最终抵达了江州。此时正值刘洪有事外出,也是上天有意让他们母子相会,玄奘就直接来到了私衙门前化缘。那殷小姐原本夜里做了一个梦,梦见月亮缺了之后又重新变圆,心中暗想道:“我不知道我婆婆的消息;我的丈夫被这个贼人谋杀;我的儿子被抛弃在了江中,如果有人收养,算起来应该有十八岁了,或许今天上天让我们母子相会,也说不定呢。......”正在沉思的时候,忽然听到私衙门前有人念经文,连续喊着“化缘”,小姐又趁机出来问道:“你是哪里来的?”玄奘回答说:“贫僧是金山寺法明长老的徒弟。”小姐说:“你既然是金山寺长老的徒弟......”于是把玄奘叫进衙门里,给他拿了一些斋饭吃。仔细观察他的举止和言谈,好像跟自己的丈夫一样。......小姐把身边的婢女都打发走,然后问道:“你这位小师傅,是从小就出家的吗?还是中年才出家的?你姓什么?叫什么名字?有没有父母啊?”
玄奘回答说:“我并非自幼出家,而是到了中年才出家的。我经历的冤屈和仇恨比天大、比海深!我的父亲被人谋害致死,我的母亲则被贼人霸占。我的师父法明长老教导我要去江州寻找我的母亲。”小姐询问道:“那你母亲姓什么呢?”玄奘回答道:“我母亲姓殷,名字叫做温娇。我的父亲姓陈,名字叫做陈光蕊。我的小名叫做江流,法号取名为玄奘。”小姐说道:“温娇就是我。但是现在你有什么证据可以证明呢?”玄奘听到她这样说,立刻双膝跪地,悲痛地大哭起来:“如果母亲不相信,可以看看这封血书和汗衫作为凭证!”温娇接过来看了看,果然是真的,于是两人相拥痛哭。最后,温娇说道:“我的儿子,赶快离开吧!”玄奘哭着说道:“我十八年来都不知道自己的亲生父母是谁,今天终于见到了母亲,怎么能让我舍得离去呢?”
小姐忧心忡忡地对儿子说道:“我儿,你必须火速离开这里!刘贼若是回来,他必定会加害于你!我明日会假装生病,只说早年曾许下愿,要施舍一百双僧鞋给寺庙,以此为借口来寺庙还愿。到那时,我再与你详谈。”玄奘听从了母亲的建议,拜别而去。
却说小姐自从见到儿子之后,内心便充满了忧愁和喜悦。忽有一日,她推说身体不适,茶饭不思,卧床不起。刘洪回到衙门后,询问她病因,小姐回答道:“我幼年时曾许下一个心愿,要施舍一百双僧鞋给寺庙。就在五天前,我梦见一个和尚,手持利刃,向我索要僧鞋,从那以后,我便觉得身体不适。”刘洪说道:“这些小事,你为何不早说?”随即升堂吩咐王左衙和李右衙:“江州城内的百姓,每家都要准备一双僧鞋,限五日之内交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百姓们都按照规定缴纳完了赋税。小姐对刘洪说:“僧鞋已经做好了,这里有哪些寺院,我好去还愿?”刘洪回答道:“这江州有金山寺、焦山寺,你想去哪个寺里都可以。”小姐说道:“我久闻金山寺是个好寺院,就去金山寺吧。”刘洪随即吩咐王、李二衙置办船只。小姐带着心腹之人,一同上了船,船夫将船撑开,便朝着金山寺驶去。
却说玄奘回到寺中,见到法明长老,将之前的事情详细地说了一遍。长老听后非常高兴。第二天,只见一个丫鬟先来到寺中,说夫人要来寺里还愿。众僧都走出寺院迎接。小姐径直走进寺门,参拜了菩萨,举行了盛大的斋会,还让丫鬟将僧鞋和暑袜放在盘子里。来到法堂后,小姐再次拈香礼拜,然后请法明长老将这些物品分给众僧。玄奘看到众僧都散去了,法堂上再无他人,便走上前跪下。小姐让他脱下鞋袜查看,只见他的左脚上果然少了一个小指头。当时,两人再次相拥而泣,拜谢长老的养育之恩。
法明和尚说道:“如今你母子得以相会,只怕那奸贼知晓此事,你需速速抽身离去,以免遭受灾祸。”小姐言道:“我的儿啊,我给你一只香环,你径直前往洪州西北方向,大约有一千五百里的路程,那里有个万花店,当时我留下婆婆张氏在那里,她乃是你父亲的生母。我再写一封书信给你,你直接去到唐王皇城之内,金殿左边,殷开山丞相家,那是你母亲的生身父母。你将我的书信递与外公,让外公奏明唐王,统领人马,擒拿诛杀此贼,为你父亲报仇,那时才能救得老娘我脱身。我如今不敢久留,实在是担心那贼汉责怪我回去得太迟。”说完,便走出寺庙,登上船只离去。
玄奘哭着回到寺中,向师父禀告了一切,随即拜别师父,径直前往洪州。他来到万花店,询问店主刘小二:“昔日江州的陈客官有一位母亲住在你的店中,如今她可好?”刘小二回答道:“她原本确实住在我的店中。后来她的眼睛昏花了,三四年都没有交付店租给我,如今在南门头的一个破瓦窑里,每天上街乞讨度日。那位客官离开许久,至今杳无音信,不知是何原因。”
玄奘听闻此言,即刻前往南门头的破瓦窑,寻找那位婆婆。婆婆听到他的声音,疑惑地说道:“你的声音,好似我的儿子陈光蕊啊。”玄奘赶忙回答道:“婆婆,我并非陈光蕊,而是他的儿子。温娇小姐乃是我的母亲。”婆婆又问:“那你的爹娘为何没有一同前来?”玄奘悲切地说道:“我的爹爹被强盗残忍地打死了,而我的母亲则被强盗霸占为妻。”婆婆接着问道:“你又是如何知晓来寻找我的呢?”玄奘从怀中取出母亲所写的书信以及香环,递给婆婆,说道:“这是我母亲让我带来的。她嘱咐我一定要找到婆婆您。”婆婆接过书信和香环,不禁放声痛哭起来:“我的儿啊,你为了功名离家至此,我还以为你背信弃义,忘却了我们。没想到,你竟然被人谋害了!所幸皇天有眼,怜悯我们,让你的后代得以延续,今日还有孙子来寻找我。”玄奘看着婆婆,关切地问道:“婆婆,您的眼睛怎么都看不见了?”婆婆叹了口气,说道:“我因为思念你的父亲,整日盼望他归来,却始终不见他的身影,因此哭得两眼都失明了。”玄奘听后,心中悲痛不已,他跪倒在地,仰天祷告道:“上天啊,我玄奘如今已年满十八岁,却无法为父母报仇。今日奉母亲之命前来寻找婆婆,恳请上天怜悯我的一片诚意,保佑婆婆的双眼能够恢复光明!”
祝祷完毕,小和尚便将舌尖轻轻伸向婆婆的眼睛,缓缓舔舐。片刻之间,婆婆的双眼竟然奇迹般地睁开了,恢复如初。婆婆凝视着小和尚,激动地说道:“你果然是我的孙子!与我儿子光蕊的模样简直一模一样!”婆婆喜极而泣,悲喜交加。
玄奘随即领着婆婆走出窑洞,回到刘小二的店内。他拿出一些房钱,租下一间屋子,让婆婆有了安身之所。接着,他又将自己的盘缠交给婆婆,并说道:“我此去京城,大约只需一个多月便会回来。”
说完,玄奘便辞别了婆婆,径直前往京城。他来到皇城东街,找到了殷丞相的府邸,对门房说道:“小僧是府上的亲戚,特来探望相公。”门房将此事禀报给丞相,丞相却道:“我与和尚并无亲眷。”夫人在一旁说道:“我昨夜梦见女儿满堂娇回娘家了,莫非是女婿有书信捎回?”丞相听后,便让人将小和尚请到厅上。
小和尚见到丞相和夫人,立刻跪地痛哭,并从怀中取出一封书信,递给丞相。丞相拆开书信,从头到尾仔细阅读,读完后不禁放声大哭。夫人见状,忙问道:“相公,究竟发生了何事?”丞相悲痛地说道:“这和尚是我与你的外甥。女婿陈光蕊遭贼人谋害,满堂娇也被贼人强占为妻。”
夫人听罢,不禁悲从中来,泪如雨下,哭声凄切,令人心碎。丞相见夫人如此悲痛,心中也十分难过,他安慰道:“夫人休要烦恼,待来朝上奏主上,我定要亲自统兵,为女婿报仇雪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