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流英看着远去的区慈军人,又环顾了一下四周大午的士兵们。心中对无恙生出一份感激。是他的一句话,让两国士兵免于交战死亡的命运。同时,冯流英感受到了自己与师父的差距。师父早就看出了此人的不凡,把大午的命运交给了他。
如果单靠邱辞和无极宗的实力,确实也能做到一统大午。但是,选什么样的人,会给大午带来什么样的结果,这却可能大不相同。
在这次区慈入侵大午的事件中,无恙的实力和人格气度,证明了他无愧于无极宗的信赖和大午军民的拥护,令冯流英真心折服。原本冯流英对于邱辞安排他协助这样一个凡人,心中是有些不以为然。此时的他觉得,无恙这个人真心值得自己守护。因为,就这个人,很可能真的是大午的希望,同时也是区慈和大午和平的希望。
“无恙,你今后如何打算?”
“仙长,此地乃我国与贵国交界之处,历来纷争不断。东部军蓬特弃置国家利益于不顾,我可不能不为生民着想。我打算以舒里城恒午城南边一线为阵,内压叛乱,外御欺辱。但,我也向您保证,不主动侵犯贵国寸土,和平解决争议地区领土问题。”
冯流英点了点头,胸中有一股坚定,道:“好,有你这句话,就够了!”
接下来的三年时间里,大午国和区慈国的政局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历史飞跃式向前迈进。
首先是大午国,无恙的军队除了大部分驻扎在恒川河平原地区,其余的占领了原本属于东部边防军蓬特大帅的势力范围。大午国内都知道区慈入侵的事情,纷纷谴责蓬特,而对于守住了大午领土完整的无恙和秦正长万军等人,大家都视之为英雄,各地纷纷拥护。尤其是东部的居民,纷纷加入无恙和几位万军的联军之中。原本几位万军出兵东部是预计有很大伤亡的,结果只在攻打蓬特东部留守部队的时候,出了点小意外,死了几个兄弟。军队几乎是以威慑力,就取得了控制权。而且,占领东部之后,无恙的军队还得到了大多数大午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又增加了许多兵力,逐渐在大午的内战中处于了有利地位。
区慈在入侵大午失败后,朝局也发生了重大变化。首先是先头部队主帅和副帅因为私斗而死,让整个区慈军队的威信颜面扫地;后有区慈发动大规模的讨伐军,没有达成任何目标,反而落得一个侵略战败的臭名。
区慈王得知军队战败的消息后,一下苍老了十岁,悔不当初,终于卧床不起,最终郁郁而终。临死前,他幡然醒悟,下令释放了他的弟弟和反对派,并将皇位传给了他的弟弟。而原本的区慈王爷,则顺礼成章地登基成为新的区慈王。
新王登基,朝局也发生了变化。原本支持出兵的人,有人继续得到了新王的信重,比如戍西侯,他的气运就是没有说的好,既没有追究战败的责任,也没有剥夺爵位,一切如常,只不过,新王给了一道命令:不得与大午交恶。原本跟随着王爷的一干人等,比如莫干大将,卢革参谋、肖竞、肖端等,不仅自己得到了重用,连他们的家人朋友也得到了器重,一时风光无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当然也有坏下场的,比如梅公赟国舅一家。他家两子一年内先后而死,成了无后之人。连他依仗的先王生前最宠幸的妹妹梅贵妃,先王去世之时,也被指定赐死殉葬。梅家一夜之间大势皆去,落井下石,揭发检举的人不胜枚举。梅国舅一家及其主要门生被一网打尽,悉数多年恶行,被游街斩首示众。
区慈入侵事件三年后,经历了消灭蓬特,镇压秦正长万军长叛变等一系列事件,无恙逐渐完成了大午的统一,登基成为大午新的国君。冯流英因为多次救护国君有功,且在关键时刻成为帝国强大的威慑后盾,被奉为国师,无极宗则被尊为大午国宗。
无恙登基后的第一时间,就获得了八泽国和区慈国国君的祝贺。两国都表示愿意与新的大午帝国建立新的国家关系,并协商解决争议问题。两国大使在见了大午新王之后,都对大午王的年轻和英明睿智所震撼,将大午王的问候传达给了两国高层。
不久之后,大午王与区慈王达成了关于恒川平原领土争议的协议,并签署了着名的平等条约《恒午索拉条约》。在条约中,大午和区慈明确了两国关于恒川平原的领土划分。通过对恒川河三角洲众多岛屿及土地与各自无争议领土的距离远近,确定了岛屿的归属问题。双方各有让步,最终达成了共识。各自绘制了新的国家地图,并在两国之间进行宣传普及。
《恒午索拉条约》签订的时间,正好是在春节前夕,得到协议签订的消息这一段时间,两国居民普天同庆,日日歌舞,游街窜市,在恒川河两岸竞相释放烟花爆竹,喜迎和平到来,喜庆欢呼持续了半月之久后才逐渐平息。
大午帝国成立半年后,星回大陆三国的人民沐浴在和平的阳光之下。三国之间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贸易往来增多,纷争基本消除,民力逐渐恢复,一片盛世将临的景象。
大午和区慈人民过上了难得的新生活,这本来该是一件值得值得所有人欢喜的事情。但大多数仙宗之人却高兴不起来。随着魔宗的覆灭,大午无极宗的强势崛起,三国仙宗内部的矛盾逐渐凸显,一场可怕的风暴正在酝酿,隐隐有就要爆发的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