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开始

京城八大碗

金泽民以食为天,吃是人生第一需要。中国人也好,外国人也罢,谁也离不开吃。吃什么,怎么吃,每个国家、每个民族、每个家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吃法。

BJ是世界着名的古都和历史文化名城,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历代帝王建都BJ,都为BJ的文化积淀了深厚的内容。饮食文化,是各种文化内容之一,博大精深。作为中国八大菜系的形成、演变,同样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北京菜虽不在八大菜系之内,但北京菜是中国的主要地方菜之一。

历史上BJ的特殊政治地位,使聚居在BJ的人复杂多样,反映在饮食方面,同样纷杂多样。各方人士的口味不同,形成各类饮食五花八门。有正宗的八大菜系,有地方风味小吃,也有满、蒙、回、朝鲜等民族的烧、烤、涮,还有外域传进来的洋快餐等等。目前的餐饮市场空前繁荣。解馋的,解饿的应有尽有。

该吃的都吃遍了,还有什么好吃的呢?人们在想老BJ的人们都吃什么?可以说,解放前的老BJ真正有钱的人并不多,皇亲国戚、达官贵人吃的是山珍海味,而普通百姓家能填饱肚子就不错了,遇有红白喜事能吃上“八大碗”就很好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老BJ的“八大碗”是什么?六十岁以下的人都未曾见过,有的都没听说过,也就更没吃过。现代不少人在吃遍BJ所有“好馆子”之后,又再怀旧,怀念老BJ的吃食了。

老BJ“八大碗”实际上是一种既普通又实惠的菜肴,就是把鸡鸭鱼肉通过八种精心烹制做成的色香味俱佳的,用传统瓷碗盛放摆上餐桌的美食。“八大碗”,说白了,就是大碗三黄鸡、大碗黄鱼、大碗肘子、大碗丸子、大碗米粉肉、大碗扣肉、大碗松肉,还有大碗排骨。老BJ“八大碗”在老BJ百姓生活中,是少不了的美食。生诞寿辰、婚丧嫁娶、孩子满月等日子都少不了它。因解放前不像现在有这么多饭店、饭馆,平民百姓又大多都比较穷,遇到红白喜事都是在家里、村里支起大棚来招待亲朋好友。所以那个年代,把做这种饮食行当的厨师叫“跑大棚的”。

通常筵席桌上有“四干”、“四冷”、“四热”、“八碟”、“八碗”等。以后,饭馆的菜品逐渐演变成“四冷”或“六冷”,八道热菜、十道热菜、十二道热菜。为了美观,把碗盛改成了碟盛。

老BJ“八大碗”虽流行在民间,但也曾是皇宫里的美味佳肴。据传说慈禧太后逃难时路上遇到百姓家办喜事,尝到了民间的“八大碗”。回京后,就叫御膳房照民间的做法烹制,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