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时辰后,早先放出的斥候来报,言象州城外不见大军。

赵林闻言,疑窦重重,却是不知那杨历究竟作何打算。

然骑营已然回返,便不急进兵,只等人马休憩完毕,方才率军缓行,直至象州城下。

至城下,见大门紧闭,赵林策马出阵细细打量,见没有战斗过的迹象,遂去叫门。

方才报了名号,却见城上守军言道:“谢将军领兵出城,追杀敌军去也。”

赵林闻言大惊,急问敌军打的甚么旗号,有兵几何,谢旌追去何方。

守军据实相告,言道:“昨日有大军自南方而来,打杨字旗号,约有数千之众。谢将军见敌军皆为步卒,便率精骑出阵,杀败敌军,向东掩杀而去,叫我等步卒谨守城池,待谢将军归。”

赵林闻言,急引兵向东而去。

象州西邻潭水河,东面确有一山,名曰大瑶山。

此山地势复杂,山脉连绵,小路繁杂,草木茂盛。

若以兵家看来,此山处处险要,遍地皆是伏兵妙处!

谢旌只有五百骑兵,却去追数千步卒,若是进了此山,马无空间冲刺迂回,两侧又有山脉便于设伏,别说五百,便是五千骑兵,若被堵住两头,敌在高处以乱石砸下,再以弓弩攒射,亦绝无活路!

赵林暗恨谢旌不听嘱托,又心疼那五百精骑,急率军赶路,却也谨慎异常,多散斥候往来打探。

这杨历虽名声不显,却是个人物,先是疑兵调动赵林大部往南,却又暗中袭击象州。

许是知晓刘备军精锐,不去攻城,却诈败引谢旌入山周旋,欲借地利,围杀谢旌,再行攻城。

及至山脚,斥候来报,言发现大队人马踪迹,奔左侧小路而走。

赵林不知大瑶山详情,心知若是进山,必失地利,却不能不救那五百精骑。

赵云大军两万余,战兵不足一万五,骑兵更只有两千余。

谢旌所率五百精骑,可是四分之一的骑兵战力!如何能不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