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罢,便附耳二人窃窃私语一番,定下城头旗帜不变,以惑曹操。
二人闻言,皆笑曰:“柏轩此计甚妙!”
既已定计,三人便回转城中,留下周、谢二人把守江营。
赵林回了太守府,写了亲笔信交给亲卫,令其快马加鞭,走小路回夏口报信。
又挑选弓马娴熟之卒,分了城中合计约七百匹战马,以为骑营,自领其众,操练一番,屯于瓮城,只待曹操来,便杀将出去,俘获文武。
分千余步卒与陆逊把守四门,千余步卒分与徐庶巡城,安民惩恶。
如此又过两日,仍不见曹操逃来。
三人又凑在一堆商讨。
赵林曰:“莫不是走漏了消息,让曹操听了去?”
徐庶曰:“必不可能,城上旗帜依旧,士卒亦穿戴曹营兵甲,只哨探斥候之辈,何以识破?”
陆逊亦言道:“赤壁火起,曹操必投乌林,江陵乃重镇,又距乌林最近,操逃命之际,必舍远求近,以作喘息。”
赵林自案上取来江陵地图,铺在地面,细细考量,喃喃曰:
“乌林...绕洪湖东岸...奔华容,过潜江,走荆沙,至江陵...”
忽拍掌曰:“莫不是于荆沙见到吾驻兵遗留,疑心不敢轻进?”
徐、陆二人不解,问何出此言?
赵林乃将夺城之日,曾在荆沙埋锅造饭之事相告。
二人闻言,皆恍然。
徐庶曰:“若如此,曹操必在荆沙左近!”
陆逊问曰:“何以知之?”
赵林却不待徐庶回应,急曰:“曹操逃走陆路,不得舟船,如何能过夏水?
自乌林向北,只有两条路,或通江陵走长坂、当阳,过荆门、宜城、投襄樊;
或绕荆沙纪山东北,走沿江平原,过沙洋,沿江北上!”
言罢,人已起身奔向殿外。
陆逊急欲跟上,却被徐庶拦下,急言道:“先生为何阻拦?”
徐庶却道:“柏轩有七百骑足以拦下曹操败军,伯言须留在江陵,与我收拢败兵。”
陆逊闻言,略一思索,便知其意。
曹营败兵若要往北,必走江陵,盖因绕荆沙,则无粮,必饿死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