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战云下的抉择

朝堂之上,气氛凝重得近乎窒息。皇帝高坐龙椅,脸色阴沉得好似暴风雨来临前的天空。随着太监尖细的嗓音宣读,一封密信的内容如同一颗深水炸弹,瞬间让整个大殿被死寂笼罩。大臣们面面相觑,惊恐之色溢于言表,有的甚至双腿微微颤抖。

密信中详细且惊悚地揭露了北方蛮族与朝堂内某些势力的通敌计划:朝堂势力准备在蛮族入侵时,趁军队主力奔赴前线,都城防御空虚之际,打开城门,放蛮族奇兵入城,妄图一举颠覆王朝。信中不仅列出了疑似通敌大臣的名单,还提及他们暗中囤积兵器、招募死士,只等蛮族兵临城下便发动内乱。皇帝猛地一拍龙椅扶手,怒声喝道:“究竟是何人如此大胆!”声音在空旷的大殿内回荡,震得众人心中一颤,这封密信背后隐藏的巨大危机,如同乌云般沉甸甸地压在每个人心头,一个巨大的悬念就此拉开帷幕,而这悬念如同一条无形的线,串联起后续蛮族入侵、朝堂斗争的种种故事。

暮春午后,宁王府后花园繁花似锦,蝶舞翩跹。宁王萧烬羽身着绣着蟒纹的宝蓝色锦袍,金线在日光下熠熠夺目,蟒纹似有生命般灵动。他深情凝视着身旁身着月白色锦缎长裙、裙摆绣着细腻缠枝莲图案的沈书瑶,平日冷峻的面容此刻满是柔情,轻声说道:“书瑶,如此良辰美景,若能与你长相伴,便是这世间至幸。”

沈书瑶脸颊泛红,轻轻靠在他肩头,下意识冒出一句:“那必须的呀!”话一出口,才反应过来,吐了吐舌头。她总是不经意就带出现代的口头禅,在这古代世界里显得格格不入。每次参加宴会等正式场合,繁琐的古代礼仪也让她头疼不已,常常在行礼时动作稍显僵硬,引得旁人侧目,可萧烬羽却觉得她这般率真可爱。沈书瑶声音轻柔:“宁王,我也愿与你岁岁相守,永不分离。” 可她心里却藏着个惊世秘密,自己本是现代的王牌女兵,不知为何穿越到这陌生的古代,遇见了萧烬羽,才有了如今的生活。

话落,仿若暗夜幽灵般,贴身暗卫灵鹫悄无声息地现身,单膝跪地:“小姐,辽王求见。”沈书瑶身形一僵,下意识挣脱萧烬羽怀抱。萧烬羽神色微冷,沉声道:“他所来何事?”沈书瑶拉了拉他的衣袖,柔声劝道:“既然来了,便见一见吧,说不定有要事。”萧烬羽无奈点头,心中醋意暗生。

王府会客厅内,气氛凝重。辽王萧御渊身着玄色斗牛服,斗牛纹张牙舞爪,腰间系着一条白玉带,身姿挺拔、气宇轩昂,只是眼神落寞。看到沈书瑶和萧烬羽携手进来,他微微一怔,目光下意识地在沈书瑶身上停留一瞬,随后拱手行礼。

几人刚坐下,灵鹫突然神色慌张地闯入,附在萧烬羽耳边低声道:“殿下,刚收到消息,朝中几位大臣已联名上书,要求陛下三日内停止新政推行,否则将集体罢朝!陛下责令您立刻拿出应对之策,明日早朝就得回复。”萧烬羽脸色骤变,拳头紧握,心中暗忖:这时间紧迫,看来对方是有备而来,想一举打乱新政推行的节奏。沈书瑶心中一惊,下意识握住萧烬羽的手,试图给予他力量。

萧御渊神色凝重,坐直身子说道:“我此次前来,正是为此事。我听闻北方蛮族蠢蠢欲动,军队频繁调动,恐怕战火将燃。可如今朝堂动荡,若不能尽快稳定局面,一旦战争爆发,内忧外患之下,国家危矣!”萧烬羽皱眉,微微点头:“此事我也有耳闻,已派人关注边境动向,只是还不清楚他们的具体意图。如今朝堂新政受阻,怕是有人故意为之,甚至可能与蛮族暗中勾结,想借此破坏新政,动摇国本。”沈书瑶秀眉微蹙,担忧道:“若是开战,百姓又要受苦了。”萧御渊看向沈书瑶,眼中闪过一丝关切:“沈姑娘心怀苍生,令人敬佩,只是这战争恐怕难以避免。”萧烬羽轻轻拍了拍沈书瑶的手,安慰道:“书瑶,莫要担心,我定当竭尽全力,护百姓周全,哪怕拼上我的性命。可这局势复杂,我身为宁王,诸多事务缠身,有时真怕顾此失彼,既误了国家大事,又负了你。”沈书瑶回握他的手,坚定道:“我会一直在你身边,无论遇到什么,我们一起面对。”

这时,王府幕僚周小叨脚步急促地跑来:“殿下,不好了!据密探来报,那些反对新政的大臣,背后似乎有一股神秘势力在撑腰,这股势力财力雄厚,手段狠辣,短短三天内就买通了数位关键官员,局势愈发严峻了!”萧烬羽脸色阴沉得可怕,咬牙道:“看来他们是铁了心要阻止新政,绝不能让他们得逞!”

沈书禹匆匆赶来,身为国公府嫡子,自幼饱读诗书,对朝堂局势有着敏锐的洞察力。此刻,他神色凝重地说:“这些大臣背后的势力盘根错节,恐怕不只是为了反对新政这么简单。我已暗中查探,他们与蛮族的往来越发频繁,甚至可能参与策划了此次边境危机。”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决然,“我虽身为国公府嫡子,可也清楚新政对国家的重要性。此次,我定会全力协助殿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沈书禹凭借国公府在朝中的人脉,很快打听到反对新政的大臣中,有一位陈大人最为关键,他在朝中威望颇高,且是此次联名上书的牵头人。沈书禹暗中买通陈大人府中的一个下人,得知他近日为了扩充自家田产,与当地的豪绅勾结,强占百姓土地,手段极其恶劣。沈书禹拿到证据后,故意在朝堂上透露了一些风声,引得监察官员纷纷关注。很快,弹劾陈大人的奏章如雪片般飞到皇帝案前。陈大人自顾不暇,在新政一事上的态度也软了下来,原本附和他的大臣们也开始动摇。

沈书瑶略作思索,提议道:“我们可以举办一场宴会,邀请这些大臣参加,在宴会上向他们展示改革后的成果,让他们亲眼看到百姓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再请一些百姓代表讲述他们的亲身经历,或许这样能触动他们,让他们改变想法。但时间紧迫,必须在明日早朝前准备妥当。”萧烬羽眼前一亮,称赞道:“书瑶,你这个主意好!就这么办,你总是能在关键时刻想出办法,有你在我身边,真是我的福气。”几人商讨细节后,萧御渊告辞。他临走前深深看了沈书瑶一眼,眼神中眷恋、不舍与无奈交织。沈书瑶避开他的目光,心中五味杂陈,想起之前一起破案、剿匪时他几次舍身相救,情愫暗生,可她已心属萧烬羽,只能把这份别样的感情深埋心底。

回到房间,夜幕已然降临。萧烬羽和沈书瑶相对而坐,烛火摇曳,映照着他们略显疲惫却坚定的面庞。萧烬羽轻轻握住沈书瑶的手,缓缓说道:“书瑶,此去战场,生死未卜。我不怕死,却唯独放心不下你。”沈书瑶眼中泛起泪光,紧紧反握住他的手:“你一定要平安归来,我会在后方为你祈福,等你回来,我们还要一起看这盛世繁华。”两人彻夜长谈,从儿时的趣事,到对未来的憧憬,再到对当下局势的担忧,彼此的心意在言语间愈发坚定。

接下来的时间里,众人争分夺秒。沈书瑶和萧烬羽忙着收集改革数据、安排百姓代表,周小叨负责邀请大臣,还精心整理新政受益百姓故事、绘制数据图。可就在宴会即将准备就绪时,又传来消息,有几位关键的百姓代表突然失踪,很可能是被人暗中掳走,试图破坏宴会。萧烬羽大怒:“这些人竟敢如此大胆,不择手段!”沈书瑶冷静道:“当务之急是尽快找到替代的百姓代表,绝不能让他们的阴谋得逞。”

宴会当天,宁王府张灯结彩,表面热闹非凡,实则暗流涌动。沈书瑶换上绣着牡丹花纹的曳地长裙,搭配珍珠翡翠耳环,明艳动人;萧烬羽身着蟒袍,头戴乌纱翼善冠,腰间佩剑寒光闪烁,尽显王者风范。

宴会开始,萧烬羽致辞介绍新政的目的、过程和成果,言辞恳切,态度坚定:“诸位大人,这新政推行,实乃为解百姓之困,强国家之基。历经诸多艰辛,如今已初见成效,望各位能以家国为重,细察其中利好。”随后,百姓代表上台发言,他们朴实的话语和真挚的情感,如同一股清泉,流淌进在场大臣们的心中,让他们为之动容。沈书瑶在一旁观察着大臣们的表情,她发现有几位大臣的脸色渐渐缓和,似乎已经开始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