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诡谲朝堂起风云,喋血大宁御北元

巍峨的皇宫大殿内,雕梁画栋,琉璃瓦在日光的映照下闪烁着耀眼光芒,可殿内的气氛却如暴风雨来临前的压抑死寂。

大臣们分成两派,泾渭分明地站在两侧。一方神色急切,言辞激昂,为首的礼部尚书双手抱拳,向前一步,大声说道:“陛下,大宁地处北疆,乃我朝重要屏障。如今北元虎视眈眈,大军压境,宁王萧烬羽虽手握重兵,却一心为大宁、为我朝抵御外敌。此时,正是我朝应全力支援大宁之时,助其击退北元,方能保边疆太平,百姓安居啊!”

另一方则满脸阴沉,户部侍郎冷哼一声,上前一步,目光如刀:“陛下,臣以为不然。萧烬羽拥兵自重,在大宁多年,势力日益壮大。谁能保证他不是心怀不轨,借着抵御北元之名,扩充自己的实力?万一他与北元暗中勾结,那我朝危矣!此时支援,只怕是养虎为患!”

两派大臣各执一词,争论不休,声音此起彼伏,一时间,朝堂上乱作一团。

皇帝坐在龙椅之上,神色阴沉,不置可否。他微微皱眉,目光在大臣们身上来回扫视,似乎在权衡着利弊。

萧烬羽跪在殿下,挺直脊梁,神色坚定。他身着一袭黑色长袍,衣角绣着银色的云纹,在朝堂的光影中微微飘动。他抬起头,目光炯炯,直视皇帝:“陛下,臣一心为大宁,为朝廷,绝无半点私心。大宁如今面临北元进犯,局势危急,百姓深陷水火。臣恳请陛下明察,给予大宁支援,共同抵御外敌。若臣有任何不轨之心,愿受天谴!”

就在这时,一名小太监匆匆跑上殿来,神色慌张,声音颤抖地喊道:“陛下,边关急报!北元军队又增派了两万骑兵,正向大宁边境逼近!”

朝堂上瞬间一片哗然,大臣们的争论声愈发激烈。有人惊慌失措,建议立刻调兵遣将;有人则更加坚定地认为不能轻易支援大宁,以防萧烬羽趁机坐大。

皇帝脸色愈发难看,他重重地拍了一下龙椅的扶手,怒吼道:“都给朕住口!成何体统!”朝堂上顿时安静下来,只有大臣们粗重的呼吸声。皇帝沉思片刻,缓缓说道:“萧烬羽,朕命你即刻返回大宁,全力抵御北元。至于支援一事,朕会再做考量。你要好自为之,莫要辜负朕的信任。”

萧烬羽叩首谢恩:“臣遵旨!陛下放心,臣定当拼死守护大宁,不负陛下重托!”说罢,他起身,大步走出朝堂。

刚出朝堂,萧烬羽便看到了早已等候在一旁的周小叨。周小叨神色焦急,快步上前,低声说道:“王爷,沈姑娘得知朝堂之事,心急如焚,已在府中筹备物资,还让我告知王爷,万事小心。”隐匿在暗处的灵鹫,目光敏锐地扫视着四周,悄无声息地跟在萧烬羽身后,他的身影融入阴影之中,像一道无形的屏障,时刻警惕着潜在的危险,只要有任何风吹草动,他便能第一时间做出反应,保护萧烬羽的安全。

萧烬羽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暖意:“有她在,我便安心许多。我们即刻回府,商讨应对之策。”

回到王府,沈书瑶迎了上来,神色关切:“烬郎,朝堂之上情况如何?”

萧烬羽将朝堂上的争论和皇帝的旨意告知了沈书瑶,沈书瑶秀眉微蹙:“如今朝堂猜忌,我们行事更要谨慎。我已吩咐秋霜去安抚商户,组织城中妇孺筹备伤药和干粮,还联系了城中的大夫待命。灵鹫,你继续留意王府周边的动静,任何可疑之人都不要放过。”灵鹫微微点头,身影一闪,消失在阴影之中,他凭借着对王府周边环境的熟悉,像一只敏捷的夜猫,穿梭在各个角落,仔细排查着潜在的威胁。

萧烬羽轻轻握住她的手:“多谢你,瑶儿。有你在后方操持,我方能一心御敌。只是如今粮草储备不足,这是个大问题。”

沈书瑶思索片刻,说道:“我听闻城中有些富商囤积了大量粮食,我们不妨与他们商议,购买一部分。另外,我也会发动城中百姓,捐赠一些物资。”

萧烬羽点头赞同:“如此甚好。我这就召集谋士和将领至议事厅商议军事策略。”

议事厅内,气氛凝重。萧烬羽端坐在主位之上,神色冷峻,目光如电,扫视众人后落在军事地图上。

“北元此次来势汹汹,我等切不可掉以轻心。如今朝堂对我们多有猜忌,我们既要抵御外敌,又要防范内部隐患。但大宁兵力雄厚,骁骑营更是精锐,只要策略得当,定能击退北元。”萧烬羽声音低沉而有力,仿若洪钟鸣响。

谋士李轩身着一袭素色长袍,手中轻摇折扇,眼神透着睿智与冷静。他站起身,眉头紧锁,不自觉地用食指轻敲扇面,这是他思考时的习惯性动作:“王爷,大宁兵力虽强,但粮草储备不足是个大问题。朝中那些大臣,无非是忌惮王爷的威望和大宁的实力,在朝堂上煽风点火,妄图让圣上对王爷心生不满,削减大宁的军备。”

将领王虎身材魁梧壮硕,满脸络腮胡,双手抱拳,声如洪钟:“王爷,末将愿率将士冲锋陷阵,与北元决一死战!管他朝中如何,先守住大宁再说!昔日我单枪匹马闯入敌营,取敌将首级犹如探囊取物,有骁骑营在,定能将敌军杀得丢盔弃甲!”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萧烬羽点头:“王将军勇气可嘉,但还需智取。我们利用大宁的地形之利在边境设伏,同时我会修书给朝廷,陈明大宁局势,请求粮草支援,并且澄清那些不实诋毁。李轩,你暗中联络朝中支持我们的大臣,为我们发声。”

李轩微微皱眉,上前一步,文质彬彬地说道:“王爷,设伏之计虽妙,但边境地形复杂多变,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若敌军提前察觉,我们恐陷入被动。依我之见,不如先派小股部队佯攻,引敌军主力出动,再设伏围歼,此乃‘以迂为直,以患为利’之策。”

王虎一听,急得跳脚,大声反驳:“李轩,你这不是瞎出主意嘛!小股部队去佯攻,那不是去白白送死吗?咱直接设伏,打他们个措手不及才是正事儿!”

李轩脸色一沉,耐心解释道:“王将军,兵者,诡道也。行军打仗并非只靠匹夫之勇,需讲究谋略。《孙子兵法》有云:‘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若不先摸清敌军虚实,贸然设伏,万一失败,大宁危矣!”

两人争得面红耳赤,萧烬羽抬手示意停下,沉思片刻后说:“二位所言都有道理。李轩的计策可试探敌军,掌握主动;王将军的想法则胜在出其不意。我们可折中之,先派侦察兵深入敌境,摸清敌军动向,再依情况决定是直接设伏还是先佯攻。”

李轩和王虎心悦诚服,抱拳道:“王爷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