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权在书房内踱步,手中的书卷不自觉地被他攥紧。朝廷虽保留了大宁贸易权,但派驻御史监管,这恰似头顶高悬的夺命悬剑,时刻威胁着大宁贸易的未来。这时,侧妃沈书瑶莲步轻移,走进书房。沈书瑶出身官宦世家,聪慧过人,见识不凡,见他神色凝重,轻声细语道:“王爷,朝廷既已裁决,咱们做好自己的事,御史来了也挑不出错处。”
朱权微微点头,“侧妃所言极是。只是往后行事需更加缜密。”他看向桌上的贸易账目,思索着如何规范贸易流程,以契合洪武年间严格的贸易规制。在这一时期,贸易活动受官方高度管控,大宁作为边境要地,其贸易涉及诸多复杂制度。就拿与北方少数民族贸易来说,实行茶马互市等特殊形式,交易的货物种类、对象都有明确限定,且交易前必须向当地市舶司报备,经严格审核并抽取相应税收后,交易才能合法进行 。
朱权不仅要考虑贸易运营,还得关注宝钞在其中的复杂影响。洪武年间,朝廷为控制经济发行宝钞,却因缺乏充足金银储备支撑,且不断滥发以弥补财政亏空,致使宝钞急剧贬值。朱元璋深知宝钞贬值对民生和经济的危害,多次下旨要求各地稳定宝钞价值。在大宁地区,他指示当地官府严格执行宝钞回收与管控政策,强调引导百姓和商户合理使用宝钞,避免经济秩序混乱。朱权积极配合朝廷政策,通过王府长史司组织王府属官,深入大宁的集市、村落,向百姓和商户详细讲解宝钞政策,告知他们宝钞的使用方法、朝廷稳定宝钞的决心,以及违规使用宝钞的后果,期望缓解大宁的经济困境。
大宁的集市上,卖布的商户王大嫂正与顾客讨价还价。“客官,这块布要是用宝钞买,得五十贯,要是用铜钱,就两千文。您也知道,这宝钞天天贬值,我这小本生意,实在担不起这损失。”顾客皱着眉头嘟囔:“这宝钞越来越不值钱,买个东西还得算半天账。要不这样,我用两斗小米换你这块布,行不?”王大嫂犹豫一下,想着家中正好缺粮,便点头同意。如今在大宁,像这样以物易物的交易越来越常见,百姓对宝钞失去信任,逐渐形成稳定的实物兑换比例,如一斗小米约等于一贯宝钞,一匹普通丝绸能换五斗小米等。
面对宝钞的混乱局面,朝廷在大宁采取一系列调控措施。当地官府张贴告示,宣布在特定时间段内,按一定比例回收旧宝钞,试图稳定宝钞市场流通量。同时,限制宝钞在某些大额交易和重要物资采购中的使用,鼓励使用铜钱或实物交易,以减少宝钞贬值对经济的冲击。官府还专门设立宝钞兑换点,方便百姓兑换,并且严厉打击私自囤积宝钞、哄抬物价等行为。
没过几日,都察院御史袁泰抵达大宁。袁泰在洪武朝以执法严格着称,他办事雷厉风行,眼里容不得半点沙子。此次来到大宁,袁泰深知肩负朝廷重任,一到大宁,便凭借丰富的监察经验,着手组建监管班子,对贸易往来展开细致审查。袁泰首先来到贸易管理衙门,要求查看所有账目,从货物进出记录到税收明细,无一遗漏。衙门官员小心翼翼配合,气氛紧张压抑。按照规定,贸易账目需详细记录交易时间、地点、货物来源与去向、交易双方信息、税收缴纳情况等,以备朝廷查验。
袁泰翻看着账目,突然眉头一皱,“这几笔交易记录,为何与税收申报不符?限你三日内查清,若有隐瞒,按大明律严惩不贷!”负责账目的官员吓得脸色苍白,结结巴巴地解释:“回……回御史大人,这可能是记录有误,小的这就核查。”在审查过程中,袁泰留意到宝钞在贸易和税收中的复杂情况。不同商户对宝钞接受程度不同,一些偏远地区商户甚至拒绝使用宝钞,只认铜钱或实物交易,严重影响贸易顺畅进行,也给税收征收带来极大困难。而税收征收必须严格按照朝廷规定的税率和流程执行,使用宝钞纳税时,需根据当时的官方兑换比例进行核算。
与此同时,朱权和沈书瑶全力推进集市展示活动。集市上,新商业模式展示台前围满了人。商人刘福分享着经历:“以往咱做买卖,货物积压是常事。自打王爷和侧妃推行这新法子,能提前知晓市场需求,生意好做多了。就说上次那批皮毛,按新销售策略,不到半月就售罄了。”众人听得津津有味,不时发出阵阵惊叹。这些新商业模式的推行,也需符合朝廷对商业活动的规范,不得扰乱市场秩序、不得垄断经营。
在农具展示区,农户们亲手操作新农具,脸上露出惊喜神情。“这翻地又快又省力,要是真有这么好,咱以后种地可轻松多了。”一位老农一边试用一边说道。沈书瑶在一旁耐心解答农户疑问,鼓励他们大胆尝试新技术。然而,集市活动并非一帆风顺。一些传统商业家族的人混在人群中,暗中诋毁新商业模式和新技术。“这新玩意儿看着花哨,实则不实用,用不了多久就得坏。”“这新商业路子,就是折腾人,到时候赔得底儿掉。”这些言论虽未引发大规模骚乱,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百姓积极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朱权得知此事后,立刻指示王府审理所展开调查。审理所作为王府处理刑名事务的机构,迅速派出经验丰富的属官,通过明察暗访,很快查出是本地最大的传统商业家族王家在背后捣鬼。王家世代经营皮毛生意,新商业模式兴起严重冲击了他们的利益。朱权决定不再隐忍,将王家暗中破坏集市活动的证据摆在王家家主面前。“王员外,本王一直敬重你是大宁的老商户,可你屡次暗中捣乱,实在不该。若再如此,休怪本王不客气。”王家家主吓得跪地求饶,表示再也不敢。
袁泰在调查贸易账目的过程中,逐渐发现大宁贸易虽存在管理漏洞,但整体运作良好,对地方经济和边防稳定确实起到积极作用。他开始理解朱权在推动贸易发展过程中的努力与不易。然而,朝中反对大宁贸易的势力并未就此罢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