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接着,北面的拱辰门、东面的东华门也相继失守!叛军里应外合,迅速控制了通往后宫和延福宫的通道!
“迎太上皇!”
“肃清宫闱,铲除奸佞!”
狂热的呼喊声在皇城内响起,打破了夜的宁静,也宣告了一场宫廷政变的正式开始!
大队叛军涌入后宫,直扑延福宫。沿途偶有忠于赵桓的侍卫、内侍试图阻拦,顷刻间便被砍翻在地,血溅宫墙。延福宫的大门轰然洞开,一身道袍、却难掩激动之色的太上皇赵佶,在众多心腹内侍和叛军将领的簇拥下,缓步走出。他望着远处火光冲天的紫宸殿方向,脸上露出了志得意满的冷笑。
“桓儿,你这又是何苦呢?这江山,还是为父来替你坐稳吧!”
皇城的控制权,在极短的时间内易主! 忠于赵桓的禁军被分割、包围,或战死,或投降。整个皇宫,迅速被太上皇赵佶的势力掌控。
翌日,二月初三,凌晨。
血腥之夜并未结束,反而蔓延至外朝。
政事堂大门被一队凶神恶煞的叛军士兵把守,任何官员不得出入。平章政事何栗被变相软禁在堂内,面对叛军将领送来的、要求他签署“恭请太上皇复位监国”奏章的逼迫,怒目而视,拒不合作。
枢密院衙署更是被重兵团团围住。枢密使张叔夜虽欲调兵平乱,但通讯已被切断,城外忠于皇帝的部队无法入城。他本人则在衙署内被叛军将领“请”入一间静室,“保护”起来,实则与外界隔绝。
一夜之间,汴梁城头变幻大王旗。太上皇赵佶,在其旧部和勋贵集团的支持下,成功发动政变,软禁皇帝,控制宫禁,把持朝堂中枢。
而此刻,开德府的陈太初,尚未接到这石破天惊的消息。他正面对着东南李俊的战报和家族内部清理的残局,却不知,一场针对他和他所推行一切的、更加致命的风暴,已然在帝国的中心,猛烈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