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的犹豫被难以抗拒的香味击溃。一个胆子稍大的孩子率先冲过来,接过湘云递来的粗碗,顾不得烫,狼吞虎咽起来。瞬间,他被那辛辣鲜香的味道征服了,眼睛瞪得滚圆。有了带头的,其他孩子一拥而上。
看着孩子们风卷残云,甚至恨不得把碗底都舔干净的馋样,湘云眼眶有些发酸。沛然趁机开口:“好吃吗?”
“好吃!神仙吃食!”孩子们七嘴八舌地回答。
“想以后常吃到吗?”
孩子们的眼睛瞬间亮了,拼命点头。
沛然蹲下身,平视着他们:“哥哥姐姐不需要你们做危险的事。只请你们帮个小忙。以后你们在城里跑耍的时候,帮我多听听、多看看。特别是关于一个叫‘李太白’的大诗人的消息,他到了哪里,有什么诗作传出来,或者有什么特别的外地文人来到江夏,任何相关的闲话,都来告诉我。一条有用的消息,换一碗这样的吃食,或者三个大肉包子,怎么样?”
孩子们面面相觑,对他们而言,这简直是天上掉馅饼。只是传几句话,就能换来梦寐以求的饱饭?那个稍大点的孩子,名叫“毛头”,显然是孩子王,他舔了舔嘴唇,警惕地问:“真的就只要消息?不偷不抢?”
“绝对不!”湘云郑重保证,“我们要是骗人,就叫我们再也做不出这么好吃的菜!”
这个“毒誓”显然很有说服力。毛头用力点头:“成!这活儿我们接了!城里叫花子都归我管,保准啥消息都漏不掉!”
一张由城市最底层孩童构建的、无比庞大的情报网络,就在这一锅冒菜的香气中,悄然织就。
接下来的几天,“楚湘阁”后院时不时就有小乞丐“路过”。一条条或真或假、或重要或琐碎的信息被汇集到沛然和湘云这里。他们需要从中筛选、甄别。沛然甚至弄来一块小木板,用炭条简单绘制了信息关系图,试图找出线索间的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