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临时靠山

黄鹤楼情缘 贾文俊 1483 字 13天前

第36章 《临时靠山》

楚湘阁内,气氛凝重得能拧出水来。方才还人声鼎沸的食肆,此刻桌翻凳倒,碗碟碎片和未吃完的辣菜羹汤狼藉一地。几个穿着公服的衙役面无表情地立在门口,如同冰冷的门神,隔绝了外界好奇又畏惧的目光。许湘云脸色煞白,紧紧攥着围裙边角,指节发白。李沛然将她护在身后,胸膛微微起伏,目光却死死盯着眼前那位皮笑肉不笑的县丞主簿——赵主簿。

“李掌柜,许娘子,非是县丞大人与诸位过不去。”赵主簿慢条斯理地捋着山羊胡,声音尖细,“崔家郎君状告你二人以‘妖食’惑众,致其家仆上吐下泻,几近昏厥。人证物证俱在,这…按律,该当封店查办呐。”

“放屁!”许湘云气得湘音都冒了出来,“那家仆分明是收了崔明远的钱,自己吃了巴豆跑来讹诈!我们的食材干干净净,街坊四邻都可作证!”

“哎哟,许娘子,慎言,慎言!”赵主簿故作惶恐地摆手,“公堂之上,讲的是证据。你说他吃了巴豆,证据呢?如今人家可是躺着呢。再说了…”他话锋一转,意有所指地扫视店内,“近来关于你们这‘楚湘阁’的风言风语可不少,什么‘味奇近妖’,什么‘来历不明’…民心惶惶,县丞大人也是为了一方安宁啊。”

李沛然心下一沉。崔明远这一手“投毒诬告”被他们用银针验毒当场拆穿,甚至反将一军,揪出了那个投毒的家奴。本以为能暂时压下对方的嚣张气焰,却没料到对方动用的是更深层的关系网。这赵主簿显然是崔家一派,字字句句不在案情本身,而在“舆论”和“背景”,是要从根本上将他们钉死。

“赵主簿,”李沛然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脸上挤出一丝略显谦卑的笑容,“您所言极是。县丞大人日理万机,保境安民实属不易。我等小民开店,只为糊口,绝无搅扰地方之意。今日之事,分明是有人恶意构陷,方才验毒之时,众多乡邻皆可为见证。至于风言风语…”他顿了顿,声音压低了些,“或许是因我二人所制食饮、所行之事,与本地略有不同,引人好奇罢了。绝无妖异之事。”

“哦?好奇?”赵主簿眯起眼,显然不信这套说辞,“李掌柜倒是能言善辩。只是这‘不同’之处,未免太多了些。听闻二位并非本籍人士,口音奇特,言行举止也…呵呵,特立独行。这来历,总得有个说法吧?”

这才是问题的核心。他们穿越者的身份,经不起任何官府的深究。李沛然感到后背渗出细密的冷汗。硬扛肯定不行,大唐的衙门可不是讲人权的地方。服软求饶?对方既已发难,绝不会轻易放过。

就在气氛僵持不下,赵主簿脸上得意之色愈浓,准备挥手让衙役贴封条之际,李沛然脑中灵光一闪,忽然想起了不久前在茶馆帮张翁核对账目时,无意间瞥见过县衙贴出的催税告示,以及听到的几句小吏关于税银统计繁琐、时常出错的抱怨。

他猛地抬起头,打断了赵主簿的动作:“主簿大人!且慢!”

赵主簿不满地皱眉:“李掌柜还有何话可说?”

“小人…小人或有一法,可解县丞大人一忧!”李沛然急声道,心脏砰砰直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