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唐代黄鹤楼》
一阵急促的驴铃声和车夫的吆喝声将许湘云从颠簸的昏睡中惊醒。她揉着被粗糙木板硌得生疼的腰,嘟囔着掀开帘布:“到了吗?我的五脏六腑都快被这破车颠得移位了……早知道穿越连个减震都没有,我宁愿走路……”
抱怨声在她看清窗外景象的瞬间,戛然而止。
李沛然没有回应她,因为他早已怔在原地,目光穿透清晨江面上氤氲的薄雾,牢牢锁在前方。
只见一座巍峨楼阁,临江矗立于蛇山之巅。与后世所见砖石结构的黄鹤楼截然不同,眼前的楼阁是纯木结构,飞檐斗拱,层叠交错,气势磅礴中透着古朴与雄浑。朱漆虽因岁月侵蚀略显斑驳,却在朝阳初升的金光映照下,焕发出一种庄重而沧桑的生命力。江风掠过,檐角铜铃清越作响,与江涛声、远处市井的隐约人声交织,仿佛一曲穿越千年的宏大乐章。
“这……这才是真正的黄鹤楼……”李沛然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他下意识地摸向口袋,才想起手机早已耗尽最后一丝电量,无法将这震撼的一幕记录下来,眼中掠过深深的遗憾。
许湘云跳下驴车,忘了晕车的不适,仰着头,张大了嘴,半天才挤出一句:“……好家伙,这木质结构,这气势……比后世那个有电梯的版本……野性多了!”她用了某个现代形容词,尽管不合时宜,却精准地表达了她内心的震撼与一种奇特的兴奋。
车夫收了钱,好奇地看了这两个穿着体面却行为古怪的年轻人一眼,嘟囔着“莫不是读书读傻了”,便赶着车走了。
两人站在原地,久久凝视。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不再是书本上冰冷的文字或图片,而是可触可感的真实存在。他们因那场意外而惶惶不安的心,在此刻奇异地沉淀下来。目标前所未有的清晰——找到李白,找到归途,而这一切,都将从眼前这座楼开始。
震撼过后,现实问题接踵而至。他们盘缠所剩无几,在江夏城辛苦攒下的那点“第一桶金”,大部分用于购置合时宜的衣物和支付来此的路费。
“当务之急,是找个地方安顿下来,然后制定‘蹲守李白计划’。”李沛然迅速进入状态,习惯性地开始分析,“根据我们从江夏打听来的消息,以及……呃,历史知识,李白好酒好游,登黄鹤楼赋诗是极有可能的。我们必须确保在他出现时,我们能第一时间知道。”
许湘云点头如捣蒜:“没错!还得想办法赚钱,不然没等见到李白,我们先得饿死在这唐代的黄鹤楼下,那可就太丢穿越者的脸了。”
两人绕着黄鹤楼外围稍微转了一圈,发现附近有不少茶摊、酒肆以及兜售香烛、纪念物的小贩。人流如织,除了文人墨客,还有不少寻常百姓、商旅过客,烟火气十足。
最终,他们在离楼阁入口不远的地方,找到一家看起来客人不多不少的茶馆“望江居”。茶馆老板是个精瘦的中年人,姓孙,正拿着抹布有一下没一下地擦着桌子。
李沛然上前,操着这几个月练就的、略带口音但还算流利的唐话,拱手道:“孙掌柜,叨扰了。我兄妹二人自岳州来,欲在此寻亲访友,盘缠暂有不济,不知掌柜可否行个方便,允我二人在此帮工几日,只需管食宿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