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为何不考科举

黄鹤楼情缘 贾文俊 1276 字 13天前

第54章 《为何不考科举》

夜幕低垂,江夏城褪去了白日的喧嚣。张翁茶楼后院一间收拾出来的僻静客舍内,油灯如豆,映照着三张神情各异的脸庞。

李太白半倚在窗边的胡床上,一手拎着酒葫芦,目光透过窗棂,望向天际那轮唐时的明月,意态闲适,仿佛白日里惊才绝艳、收下两名“记名弟子”只是随手为之的小事。而他对面的许湘云和李沛然,却仍沉浸在一种极不真实的眩晕感里。尤其是许湘云,她看着眼前这位教科书里的人物、千百年来最耀眼的文学星辰此刻正毫无形象地灌着酒,总觉得像一场光怪陆离的梦。

空气里弥漫着淡淡的酒气,以及湘云身上那股若有似无的、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的现代洗漱品的清香。寂静被窗外偶尔响起的梆子声打破。

湘云按捺不住心头盘桓已久的巨大疑问,她深吸一口气,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打破了沉默:“先生,弟子……有一事不明,不知当问不当问?”

李白收回目光,笑睨了她一眼,那眼神清亮,毫无醉意:“哦?湘云有何疑问,但说无妨。为师门下,繁文缛节可免,坦诚直言不可废。”

“您……才华盖世,诗名早已传遍天下,”湘云斟酌着词句,小心翼翼,生怕触碰到什么禁忌,“为何……为何不像其他读书人那样,去参加科举,博个进士及第,登天子堂,行兼济天下之事呢?”

这是困扰了后世无数读书人的问题。以李白之才,若走科举正途,理应易如反掌。

话音刚落,李沛然心头就是一紧,暗叫不好。这问题太直接,太现代,甚至带点功利性的揣测,他生怕惹怒了这位性情难以捉摸的“师尊”。他悄悄在桌下扯了扯湘云的衣袖。

然而,预想中的不悦并未出现。

“哈哈——哈哈哈——!”

回应湘云的,是一阵突如其来、酣畅淋漓的狂笑。李白笑得前仰后合,手中的酒葫芦都差点脱手,笑声穿透窗户,惊起了院外老树上栖息的几只寒鸦。

沛然和湘云面面相觑,被这反应弄得不知所措。

笑了好一阵,李白才拭去眼角笑出的泪花,猛地坐直身体。他脸上的戏谑慵懒瞬间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沛然二人从未见过的、近乎桀骜的锐利神采。灯火在他深邃的眼中跳跃,如同两簇不灭的火焰。

“科举?”他重复着这两个字,语气里带着毫不掩饰的轻蔑,“考那些寻章摘句、雕虫琢虫的死文章?向那些迂腐考官、豪门权贵折腰乞怜,换取一个区区进士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