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舟中论剑》
桨声欸乃,轻舟溯江而上,离了江夏已有两日水程。李白酒至半酣,斜倚在船舷边,望着两岸青山飞速后掠,忽然朗声一笑,对正在埋头记录他昨日即兴诗句的许湘云和李沛然道:“终日枯坐,岂不辜负了这大好江景与美酒?诗文之道,在心亦在形,你二人可知,为何我的诗总带一股剑气?”
不等二人回答,他长身而起,不知从何处摸出一柄三尺青锋。那剑看似寻常,但在他手中一握,竟仿佛有了生命,嗡鸣作响。沛然和湘云顿时屏住了呼吸。只见李白手腕一抖,剑光如匹练般洒开,与他的身影合二为一。
时如江涛奔涌,气势磅礴;时如柳丝拂面,轻盈灵动。剑锋破空之声,竟隐隐与他口中吟诵的诗句节律相合。
“……抚剑夜吟啸,雄心日千里。誓欲斩鲸鲵,澄清洛阳水!”
沛然看得心神激荡,只觉得眼前舞动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首正在挥毫写就的、活过来的盛唐诗歌。他脑中灵光一闪,几乎是本能地摸向贴身收藏、早已因舍不得用电而关机的手机。他背过身,迅速开机,幸运地看到还有最后一丝微弱的电量。他毫不犹豫地将镜头对准了那抹与天地江河融为一体的身影,按下了录制键。这或许是后世所能留下的、唯一一段关于诗仙李白真正风采的动态影像!他心脏狂跳,既兴奋于这千载难逢的机遇,又焦虑着电量提示符那刺眼的红色。
一旁的湘云同样目眩神迷,但她观察的角度却更为细腻。最初的震撼过后,她很快发现了一个被所有史料忽略,或者说根本无法记载的细节——李白舞剑的主导手,似乎是左手!他大部分的凌厉攻势、精妙招式,皆由左手完成,右手更多是作为平衡与辅助。这个发现让她心头猛地一跳:“历史上记载李白‘十五好剑术’,可没说过他是左撇子啊!是记载遗漏,还是……”
一曲剑舞毕,李白收剑而立,气息稍促,面泛红光,眼中却有着睥睨天下的酣畅与豪情。他仰头再灌一口酒,笑问:“如何?这诗中剑气,可能体会?”
沛然赶忙在手机自动关机前将它塞回怀里,压下激动的心情,由衷赞叹:“先生之剑,如诗如酒,奔放不羁,学生今日方知何为‘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湘云则按捺不住好奇,指着他的剑问道:“先生,您的剑术……似乎惯用左手?”
李白闻言,挑眉露出一丝诧异,随即化为欣赏的笑意:“哦?小湘云眼力不俗。某少时习剑,师长确曾苛责,谓我用左手不合常规范式,难臻大成。”他说着,随意将剑换到右手,挽了个剑花,虽依旧流畅,却明显少了几分方才那种浑然天成的锐利。“然剑为人用,岂可让规矩缚住了手脚?顺手即可,何分左右!心之所向,剑之所指,便是正道。”他将酒壶抛给沛然,“就像这诗,格律可学,然真情与气韵,却是学不来的。沛然,满饮此口,你也来试试这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