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卷末伏笔

黄鹤楼情缘 贾文俊 1176 字 13天前

夜幕低垂,潭州城的灯火渐次熄灭,唯有城东新赁下的“李门诗斋”小院里,还透出温暖的烛光。许湘云小心翼翼地将最后一份李白诗稿的誊抄本放入樟木箱中,满意地舒了口气。李沛然则伏案疾书,规划着书院初期的讲学内容,纸上密密麻麻写满了“诗律基础”、“楚文化溯源”、“李白诗学探微”等条目。

“总算有点像样的根据地了,”李沛然搁下笔,揉了揉发酸的手腕,语气里带着疲惫与憧憬,“等诗集整理刊印出来,咱们这‘李门’招牌,就算立住了。”

许湘云走到他身后,看着那详尽的计划,笑道:“沛然老师,你这课程表排得比咱们武大的选修课还满。就是不知道唐人买不买账。”

“酒香不怕巷子深,”李沛然自信一笑,随即调侃,“再说了,不是还有湘云老师的‘厨艺征服诗仙’秘籍课吗?说不定学生是为了你的剁椒鱼头来的。”

“去你的!”许湘云作势要打,两人笑闹作一团,白日里整顿院落、拜访邻里的疲惫似乎也消散了不少。自与李白分别后,选择暂留荆楚而非直接前往长安,是他们深思熟虑后的决定。这里文化底蕴深厚,又离李白诗歌创作的核心区域不远,更利于他们扎根积累,实践“让他回来时看到我们的成长”的约定。

笑闹过后,两人搬了胡床到院中纳凉。秋夜晴朗,星河低垂,仿佛伸手可摘。没有现代城市的霓虹干扰,唐代的星空格外璀璨深邃。

“真美啊,”许湘云仰着头,喃喃道,“不知道李白先生现在到哪儿了?是不是也在看着同一片星空?”

“按脚程,应该快入蜀了吧。”李沛然也望着星空,眼神里流露出思念与敬佩,“‘千里江陵一日还’,他的快意人生,才刚刚开始。”

短暂的沉默后,许湘云忽然坐直了身子,语气兴奋起来:“沛然,咱们的计划得加快!除了出诗集、开书院,还可以组织诗友会,定期雅集,把潭州乃至整个荆楚地区的文人才子都吸引过来!我们要让‘李门诗斋’成为南方的一个文化地标!”

李沛然被她的热情感染,点头补充:“没错。还可以收集民间歌谣,整理楚地传说,这些都是宝贵的文化财富。或许……我们还能利用现代的知识,改进一下印刷术?哪怕只是雕版的小优化,也能让诗文集传播得更快更广。”

他们兴致勃勃地讨论着未来,小小的院落里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与干劲。穿越以来的种种磨难与奇遇,已将他们淬炼得更加成熟、坚韧,也让他们更加明确了自己在这个时代可能承载的使命——不仅是寻找归途,更是成为一座连接古今文化的特殊桥梁。

夜渐深,秋风带来些许凉意。许湘云下意识地摸了摸贴身佩戴的那块玉珏——自神女峰幻境中得到那半块奇异晶石后,她便将其与原先的仿古玉珏一同用丝绳串好戴在胸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