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信任裂痕

朝堂上的冷遇与调查的受阻,让田娃清晰地意识到自己正身处漩涡中心,且赖以立足的冰面正在快速消融。皇帝那句“暂且放下”如同一道枷锁,不仅束缚了他的手脚,更向外界传递了一个危险的信号——诚意伯圣眷已衰。

接下来的日子,田娃表面上遵照旨意,深居简出,将精力全部放在“查案”上,实则通过毛骧,更加隐秘和急切地推动着调查。他知道,时间不站在自己这一边。

然而,对手的攻势却愈发凌厉。就在田娃苦苦寻找赵德柱通报证据时,一记致命的暗箭,从最意想不到的方向射来。

这日,朱元璋在武英殿批阅奏章,一份来自刑部、关于复核去岁秋决人犯的常规奏疏中,夹带着一份看似不起眼的附件——一名已被处决的北元细作的临终口供笔录。这份笔录原本无关紧要,但朱元璋却在其角落处,看到了一句用朱笔圈出的话:

“……尝闻南朝有重臣,与吾部贵人暗通款曲,以商队为掩护,传递消息,其所图甚大……”

这句话本身语焉不详,但旁边却有一行小字批注,笔迹模仿刑部主事的口吻:“据查,该细作活跃于山西、北直隶一带,其供述中所言商队特征,与扬州赵德柱所属商队颇有吻合。而赵德柱与朝中某位力推宝钞、商会之重臣过从甚密,值得留意。”

没有点名,但“力推宝钞、商会之重臣”这几个字,如同淬毒的匕首,直指田娃!

朱元璋的目光在那行字上停留了许久,脸色一点点阴沉下去,最终化为一片可怕的平静。他放下奏疏,没有立刻发作,只是对侍立的太监淡淡吩咐了一句:“传毛骧。”

毛骧匆匆奉召入宫,心中忐忑。当他看到那份被皇帝扔到面前的奏书附件时,额头瞬间沁出冷汗。

“这上面的批注,怎么回事?”朱元璋的声音听不出喜怒,却带着山雨欲来的压迫感,“赵德柱通北?还与朝中重臣勾结?你们锦衣卫,查到了什么?”

毛骧连忙跪倒:“陛下,此事臣正在密查!目前尚未有确凿证据显示赵德柱通北,更未发现其与朝中哪位大臣有……有不法勾结!此批注来历不明,臣会立刻追查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