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大将投效!

看一众将领眼神愁苦,秦远轻声解释。

“诸位应当知晓,我安西大都护府,今立于四战之地,强敌环伺,本就不安稳。”

“且昨日都护府传信,言周边各国均有不明动作,恐怕会于我安西不利,所以秦某才着急回返。”

“至于南境之事,南诏经此一战,已伤筋动骨,几年内都不可能再有威胁。”

“不过其虽然国力大损,但诸位久镇南境,也应当知晓南诏国内复杂形势。”

“想要趁势将其一举攻灭,是几乎不可能的事情,就算真的要做些什么,也要徐徐图之才是。”

众将闻言,脸色微微释然。

他们自然知晓,这位大都护本就是临危受命,来帮助南境唐军度过难关。

事情解决后,不是回返长安,就是回返西域。

可当这一刻真的来临时,他们仍旧感觉心中难以接受。

秦远在成都府不过短短几天,可所作所为均是惊世骇俗。

到来之初,就为成都守军解了覆灭之危,救了南境柱石陈玄策一命。

随后在短短一天内,就拔除了十余个吃里扒外,包藏祸心的世家大族。

更率领南境十万唐军完成绝地反击,一举击败两国十余万大军,杀敌六万余人。

收服南境沦陷疆土,打的南诏再无还手之力。

以上这些,无论哪一条单独拿出来,都绝对可以说是震惊大唐朝野的事情。

可秦远却能在数天内,将这些事情做成。

也难怪这些将领,对他如此不舍。

有他在,南境将从此安稳不说,日后率领南境守军再立赫赫战功,也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甚至就算是不可一世,嚣张无比的吐蕃,在他面前也要当个缩头乌龟。

只是这一切,随着秦远做下决定,都瞬间离他们远去。

往后,还是只能靠南境守军自己。

众将纠结半晌后,只能无奈选择接受现实。

“大都护救万民于倒悬,解我南境于水火,此等大恩大德,我等没齿难忘!”

“大都护日后若有差遣,但凡开口,我等定会鼎力相助!绝不推辞!”

他们拱手抱拳,向秦远行礼,话语中情真意切。

“诸位不必如此客气,守土安疆本就是我辈职责。”

秦远抱拳回礼,随后率众将徐徐走下台阶。

甲刀相撞,哗哗作响。

众将沉默无言,脸上没了方才的兴奋,气氛一时间有些沉重。

周达环顾左右,在心中轻叹一声。

为何秦远生在西域,而不是生在南境?

若是南境有这样一尊强者坐镇,那该是何等幸事。

而且军中诸将都是武道中人,本就愿意追随强者。

有秦远在,日后肯定会少去很多麻烦。

“可惜…可惜……”

周达连连摇头,脸色苦闷,唉声开口。

“大都护,不知您打算何日离开,我等已将此处战果传回长安,想来不日就会有嘉奖传回,大都护若是不急,不妨在成都多盘桓几日。”

“不必了,迟恐生变,我打算明日一早就走。”

秦远遥望西方,眼中有几分担忧。

周边各国暗流汹涌,也不知在筹谋些什么,他必须尽快赶回。

“至于长安朝堂那边,今晚我会手书一封,说明其中情况。”

“既如此,那我等就遣人通知陈大将军,告知一声”

“正当如此,如今南境中还有神秘强者不知所踪,要提醒陈大将军多加防范才是。”

“我等明白!”

众将沉声应话。

傍晚,成都太守府中。

酒肉香气四溢,推杯换盏声接连响起。

周达和十几位唐军将领,正为即将远行的秦远践行。

酒过三巡,有将领面红耳赤,起身抱拳,向秦远深深鞠躬。

“大都护,这辈子能让我刘焕佩服的人没有几个,可大都护你绝对是其中之一,就是不知道今后还有没有机会,能够随大都护建功立业。”

“是啊,是啊!大都护此行过后,还会再回来吗?”

众人眼神希冀,巴巴地望着秦远。

“时间还长,一切都有可能。”

秦远没有正面回答,因为就连他自己也看不清,今后局势会如何发展。

不过无论如何,有这些南境将领的衷心拥护,总归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