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三国国书。

再加上文官集团的有意挑拨,所以众位朝廷将领的上书,都被皇帝无视。

而这,也为后面的泾原兵变埋下了伏笔。

后来,郭昕远赴西域,镇守安西,便再也没回过大唐。

对于后来发生的事情,多是通过往来商贩带来的消息,说的并不十分清楚。

现如今听着秦远讲述其中详细经过,郭昕不由连连摇头叹息。

回首往事,除了惋惜便是无奈。

“郭大都护,往事不可追。”

白居易面色唏嘘,轻声劝慰。

“唉…道理我自然明白,只是想到那些戎马半生,为大唐流血牺牲的兄弟,最后却落得这个下场…唉……”

郭昕又是一声长叹,脸色悲伤。

直到听到有几十位安西后人,将会随张牧到达葛逻禄后,才恢复了几分精神。

“秦大都护,到时候一定要让他们来碎叶城走一遭!”

“郭大都护放心,我会安排的。”

秦远轻轻颌首,答应了他的要求。

随后,便是变故不穷的大唐南境之战。

当听到秦远以一己之力,挡住敌军三位玄武,而且其中还有一位玄武五重强者时。

殿中众人已被震惊的有些麻木。

据他们所知,就算是回鹘国主蜜施合,好像也只有玄武三重而已。

但就是这一个玄武三重,就已是草原上的天可汗。

那秦远这个能击败三位玄武联手的安西大都护,又该被封个什么称号?

随着秦远讲述完毕,殿内陷入久久的寂静中。

秦远走的时间虽然不长,但这其中发生的事情却半点也不少,甚至可谓是波澜壮阔。

尤其是南境之战!

六位玄武境强者先后登场,二十余万大军血战不休,最终以唐军杀敌六万余告终!

六万余人,就算是把葛逻禄和安西大都护府的所有士卒加起来,也远远达不到这个数字。

而这,仅仅是秦远在数日间取得的战果。

想到这里,众将心中都涌起了一阵紧迫感。

秦远前进的速度实在太快,他们这些人已经快要跟不上步伐。

半刻钟后,白居易满脸慨叹,语气震惊。

“以一人之力,改变南境战局,不仅保住十余万唐军和数百万民众的性命,还把南诏杀的大败溃逃,灭敌六万余,大都护真乃神人也!”

“后生可畏!”

郭昕也点头赞同,若不是秦远出现,恐怕安西军现在还缩在北庭城中,哪里会有今日光景。

“不说这些了。”

秦远微微摆手,终止了这个话题。

“说说周边各国的动静吧。”

“是!大都护。”

白居易脸色骤然严肃起来,从桌子上拿出三封国书,起身交给秦远。

“大都护,这三封分别是阿抜斯国王,罗马皇帝,还有罗马教皇差人于前天送到的,他们都要求大都护你亲自前往国书上的地点。”

“阿抜斯?罗马皇帝和教皇?我跟他们好像从来没有过交集。”

秦远眉头微皱,接过国书打开,仔细翻阅片刻。

三封国书,除了地点不同外,措辞都大致相似。

“商讨各国联防事宜?这是什么意思?如何联?要防谁?”

这上面的每个字他都认识,可连起来却看的一头雾水。

“难道是在给发动战争,吞并各国找借口?”

“可怎么会这么巧,几国同时发起战争,而且这其中还掺杂着罗马教皇…到底是什么意思……”

秦远眉头越皱越紧,心中百思不得其解。

“我也不明白,为什么他们好像商量好了一样,同时将信送到叶护行营。”

白居易也看不透其中奥妙,不过有一点众人都十分清楚。

几乎同样的时间,不同的地点,这明显是要让他们选边站。

“还有,据我所知,发出国书的不止这三家,包括吐蕃也向草原各国以及周边小国送达了国书,只是我们这里没有送。”

白居易将自己掌握到的其他情况告知。

“想来,应该是明白我们不可能选择吐蕃,所以就没自取其辱。”

“那回鹘呢?有什么动静没有?”

秦远沉声询问,面容凝重。

“有,回鹘国主蜜施合,昨日派遣天鹰卫前来叶护行营,说若是大都护回来,可以前往回鹘汗帐一叙,应该也是与此事相关。”

“真是怪事。”

秦远右手轻敲桌面,陷入沉思中。

这么算下来,周边几个拥有玄武坐镇的国家,都不约而同的有所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