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页

方有光走到炕边拦住老妇人的肩膀,“娘,郎中说你不过是伤心过度才会头痛的,你还要长命百岁呢,别说丧气话了。”

他看着沈亦槿,话却是说给老妇人听的,“我们别为难沈姑娘了。”

方母也意识到自己话说得不妥,擦了一把眼泪,忙道:“老婆子我就是太着急了,沈姑娘别忘心里去,你今日能来看我,已经感激不尽了。”

沈亦槿又握住了方母的手,轻拍她的手背,“伯母,您别担心,我会找上京最好的郎中给你治病的,还有这座茅屋不利于养病,我在城中找一处宅院,您和方公子搬进去住吧。”

查冤情她帮不了,但让他们生活得好一些,还是能做到的。

方有光看着沈亦槿认真说道:“多亏了沈姑娘,母亲今日才会这么开心。沈姑娘的好意在下心领了,但过两天,等母亲头疼好一些了,我们就离开上京,不麻烦沈姑娘了。”

他看了眼窗外,无不留恋地说道:“在上京我很难赚到银子,远离上京,只要我肯花力气,就不愁赚不到母亲的药钱和我们的吃穿。”

方有光说的是大实话,沈亦槿都明白。

面对着一个家境败落,失去父亲,母亲生病,又四处碰壁,三餐不饱,四季破衣,却依然没有丧失对生活信心的人,很难不让人心生敬重。

“你要离开,我拦不住,宅院可以不找,但伯母身体本就不好,一路上风餐露宿,颠沛流离会拖垮伯母的,况且上京的郎中是最好的,你何必舍近求远?先给伯母治病吧,等伯母的病治好了再离开也不迟。”

沈亦槿说得句句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