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潇潇琢磨着,越琢磨越觉得合适,就立马动起来。
带着孩子洗了手,就开始和面发面。
整整和了四盆面,和的余潇潇手掌通红手腕酸麻,放在炉子旁边醒着。
第二天早上起来,余潇潇看了看面团感觉发酵的差不多了,就开始第二轮和面。
和好后,一个个弄成拳头大小,就出去用灶台蒸馒头,蒸笼是上下两层那种,一层差不多能放20个。
蒸一笼馒头就需要40分钟,余潇潇蒸了六笼馒头,一共240个。
馒头全部蒸好的时候,已经是两个多时辰后了。
余潇潇就顺带煮了点豆腐菜汤,和两个孩子就着菜汤和杂粮馒头吃了。
晌午趁着好不容易有那么点太阳,余潇潇装了两篮子杂粮馒头,自己拎一篮子,两个孩子抬一篮子,出门去挨家挨户送馒头还情分。
这个冬天,两个杂粮馒头已经算是奢侈的了,通常村里人家一天两顿饭,农忙的时候还能吃一顿干的,如今猫冬没有体力活不用吃的特别饱,于是两顿饭基本全都是清汤寡水,就是米粒子都能数得清的那种粥水。
而余潇潇要送的馒头,蒸出来都膨胀了一倍有余,一个杂粮馒头就够一个成年人吃个半饱了。
余潇潇给自己和两个孩子都穿的严严实实的,确保不会冻着这才出门。
从村头第一家开始,余潇潇挨家挨户的敲门,也不说进人家家坐坐唠嗑了,都是尽量不耽误时间,随口寒暄两句把自己送馒头是为了抵消盖房子的情分这事表达清楚,塞给人两个大馒头,转身就走。
最好能速战速决,在下午之前给村里人都送完。
两大篮子馒头,才把村里一半人家送完,余潇潇只好带着孩子回家一趟把剩下馒头都装起来,带出来继续送。
等送完最后一家,馒头只剩下五个了,还够自家吃个四五天。
还完情分,余潇潇才觉得浑身舒畅,俗话说的好无债一身轻嘛。
忙活了一天,余潇潇累了个够呛,中午继续馒头配菜汤,晚上余潇潇才缓过来些许,炒了两个菜吃了顿正经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