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爷爷收购旧书,有时也会从自己收的废旧里淘些书出来,所以书摊上的书很杂,像那种言情和武侠小说,漫画以及杂志比较受欢迎,流动率高。
陈夏望只租阅经典名著,历史典籍,地理百科兵法之类的书。
林冬笙偶尔问他几个史记典故,科学实事,他都能回答得一清二楚。
她颇感诧异。
在这样缺乏学习氛围和阅读引导的偏僻狭隘小地方,他能做到这样的程度,真是难得。
一天晚上,林冬笙和谢兰恬都洗了头发,坐在凉席上闲聊晾发。
“我们暑假结束,再开学是高三,”林冬笙说,“你表弟开学应该读高一吧?”
谢兰恬叹气:“他不读了。”
林冬笙抬起眉头:“不读了?”
“对,读不了。”
“读不了是什么意思。”
“不是成绩读不了,他中考成绩在镇上都能排第一。”谢兰恬惋惜道,“可是他家那个情况你也知道,他读完初中这三年就已经很勉强了。”
“我们这的初中学校你知道有多远吗,得翻过好几个山头,走好长一段路,不下雨最快也要近两个小时。”
“夏望每打一份不超过三小时的零工,就得回家看看他爷爷的情况,因为家里没人照顾这个病榻在床的老人。”
“村镇没有高中,他要想读高中得到市里,来回路程都不知道要多少个小时,就算他将爷爷也带到市里,他有时间照顾么,在市里衣食住行的开销,他负担得起么?”
谢兰恬说着说着,声音里俱是沉甸甸的叹息:“村里的人大多读完初中就出来找事做,但夏望是完全有能力考上大学,摆脱这条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