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她的人生很短,而李乐兮不会老死,她知晓她的过去,在往后的余生里,她可以慢慢写出来,让后人知晓。或许在她的下一世里,不用探寻就可以知晓李姑娘的过往。

李姑娘觉得她是楚元,或许对她不公平,可感情这个东西,没有什么公平可言。

绍都是座古城,曾经繁华三百多年,又被大汉君主称之为鬼城。

当年大齐末帝以千余人对抗赵拢万人,杀赵拢,逃出绍都城。这些都是广为流传的故事,荆拓一面骑马一面同女帝说些趣事。

在外人口中,末帝便是昏聩的君主,在李乐兮的嘴里,她就是最勤勉的帝王。荆拓所知,都来自李乐兮。

他再告知裴瑶,裴瑶轻轻一笑,楚元若真勤勉,大齐会败吗?

她没有说,荆拓却说了:“我听几位大臣常说,末帝若早出生十余年,大齐也不会灭亡。”

裴瑶还是问了,“为何?”

“陛下应该听过无力回天这句话,末帝亲政之际,内忧外患不断,内有节度使割据,外有鲜卑南疆虎视眈眈。听闻大齐有一祖训,不和亲,不纳贡,不赔款,不割地,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光是听着这些话就让人热血沸腾,荆拓心中生起尊敬,他凝着黑夜,徐徐再言:“末帝遵循祖训,拒绝南疆提亲的要求,两国战乱不断,最后,南疆夺取大齐半壁江山。臣听人说起过,倘若末帝献出公主和亲,大齐又将是另外一番局面。”

“大齐最多晚上一两年灭国罢了。”裴瑶讽刺地笑了,国家灭亡并非是和亲造成的,相反,只要大齐和亲,南疆吃了甜头,必会兴兵再来。鲜卑趁机效仿,国无宁日,这不是根本解决的办法。

倘若真是这样,那么她觉的末帝做得很对,君王需要有太多的勇气来面对那些口诛笔伐。

或许,这就是楚元最大的魅力。她心怀百姓,是个仁善的君主。

绍都城内静悄悄的,荆拓手中的灯成了四下里唯一的光芒,在寂静的街道不知走了多久,终于见到一点星光。

一行人循着星光去找,是河边的青楼楚馆,船上亦有客人在喝酒。

荆拓下马,将手中的灯递给下属,引着裴瑶进去。

绍都毕竟的古城,保留着大齐的痕迹,这里的青楼楚馆与洛阳城不同。房间是在船上,客人选了姑娘的船,先饮酒再欢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