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大部分人却都还记得一周前这对夫妻是怎么对待去当知青的女儿的,现在轮到儿子了,他们的态度就变了,这么大的差别对待,怎么看怎么讽刺,不嘲笑都是好的,让帮忙不可能。
所以到最后,乐父乐母奔波一天下来,能借到的钱、找到的人都寥寥无几,或是根本没什么用,算得上毫无所获。
其实他们不是不知道只要给那个知青办主任送够礼,让他松口就能有转机,但他们手里没依仗,人家看不上那点东西,连面都不见的。
“这可怎么办呀?”乐母萎顿在地,看着乐军出发的时间越来越近,神情无比绝望。
乐父抱头沉默,一声接着一声叹气,却实在想不到什么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乐军只能绝望道:“不行我就去吧,小妹不是也去了?说不定我们还能分到一个地方作伴。”
“不行,肯定还有办法,如果不是家里的钱都丢了……”乐母强烈反对,气急的话说到一半突然停住。
其实主要的问题还是他们钱不够,只要有足够的钱,不信打不动知青办主任。
乐母眼睛一亮,忙不迭拉住乐父道:“老乐,你发电报给老家那边,让你弟打钱过来,就算、就算咱借的,以后会慢慢还上的!”
“还有死丫头,她不是有知青补助吗?跟她要过来先用着,等军军留下有工作了再还她,他们是亲兄妹,就应该互帮互助才行。”
乐母越说眼越亮,越说越觉得有希望,自以为找到了解决眼前难关的好法子。
乐父起初不太愿意,不是不愿意向小女儿发电报索要她的知青补助,帮她哥留城,而是不想和老家兄弟主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