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韵问他:“李香兰找过你没有?”
“找过,她说她要投稿,到时候走正常渠道,我也帮不上什么忙。”
楚韵意味深长道:“提醒你一句,你的新闻可以稍微押后一点,等她的投稿见报了你再发。”
路阳挑眉:“你这是看不起谁呢?我们报社那么多记者吃的就是这碗饭,外面的人投稿多的很,能见报的却是寥寥无几。”
楚韵微微一笑:“别说,李香兰写的东西,你们报社真不见得有人写的出来。”
楚韵这话,给路阳心里留下了一个印子,他回去可得找李香兰问问,是不是她合伙楚韵又在打什么主意。
楚韵问他:“你知不知道今天来报名的学生都是些什么人?”
“你们江东县的学生,市里和其他县的学生,还有工厂上班的,不过这部分人少。”
楚韵补了一句:“还有知青,陵山县的知青写联名信给知青小组申请,得到了来报名的机会,但是他们考上的可能性估计不是很大。”
路阳多敏锐的人,瞬间就发现了新闻价值。自从六九年下发通知,下乡一年以上的知青可以通过各种招工等渠道回城后,知青几乎是他们最关注的群体之一。这几年,为了回城也没少闹妖蛾子,走极端的人有把自己弄病、弄残疾的,想办个病退回城的人屡见不鲜。
“你要想采访,我可以带你去认认人。”
路阳也不贫嘴了,立马站起来:“你带我去看看。”
楚韵跟刘校长点点头,带着路阳和老黄去找姜灵。
楚韵找到姜灵的时候,他们已经报完名,在商量今晚上住哪儿。他们来的不算早,江东县仅有的两个招待所都住满了。
“楚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