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组装完成后,苏榆把切割用的刀具也装上去试了试,结果手上不小心被划了一下,血立刻冒了出来。

口子不太深,苏榆没当回事,只拿帕子随意的包着,找两个工人帮着把机器搬到食堂的后厨。

“这是什么东西,还有咱厨房能用的机器?”后厨里一堆人围过来瞧稀罕。

不待苏榆出口解释,随她搬东西那人就抢先道:“咋个没有,这是咱厂的工程师们体谅你们做面条辛苦,专门给你们做了个轧面条的机器,以后可别再说没面条供应了。”

那边大厨已经拿了面粉过来试验,当然不可能是纯白面,里面掺点玉米面高粱米是常有的事,好在不是特别影响粘度。

按照苏榆的指挥,大厨慢慢把搅拌好的面粉放进机器,摇动扶手,下面出来慢慢成型的面皮,这个过程重复两到三次就可以切割了。

“来个宽面试试。”苏榆怕粘度不够面条断掉,保险起见还是宽点好。

成年人一指宽的面条慢慢垂下来,大厨激动的不舍的拽断,一直到整个面皮切完才拿刀把面条切成几段。

“这可真是太好用了。”众人不由惊叹,“照这个速度,别说供应咱们厂了,把隔壁自行车厂也算上都绰绰有余。”

这下不光解放了劳动力,还大大提高了生产力。

“今天中午面条管够!”大厨挥着勺子豪迈的说。

第11章 表扬

李进喜是个地道的陕北汉子,今年三十来岁,曾经在资本家开的机械厂里干过活,他人机灵,跟着外国来的专家学了些本事,算是为数不多懂技术的工人之一。

解放后,京市创办机械厂,把他从陕北调了过来,厂里工资福利好,他也没啥大追求,就是喜欢吃口顺心的,可惜食堂面条总供应不足,去的晚了直接就没了。